第七百一十章 塞北變汪洋澤國(第2/3頁)

這種東西,沒法做直觀的對比。

但如果做好事,對於付出方來說,也能有所收獲的話,將來湧現出更多願意做好事的企業,這也是必然。

有主觀能動性的去做,和勉勉強強去做,它們的結果是不一樣的。

“那我也去買菜、買豆腐?”

黃萱問:“這一次采購的數量這麽大,沒有那麽多豆腐票,我們怎麽才能買的到?”

羅旋想了想,開口道:“王瑞瑞,你去第二百貨公司找負責人王主任,請他聯系‘減災指揮部’,讓指揮部給我們特批1萬斤豆腐票,用於抗洪減災。”

王瑞瑞一雙鳳眼圓睜:“1,1萬斤豆腐?這麽多?!”

在這個票據時代,買什麽東西都是要票的。

即便是駝城這邊盛產豆腐。

但駝城的居民每個月,他們每個人也只能分到1斤半的豆腐票。

王瑞瑞她不是城鎮居民,因此沒有資格領取每個月的【城鎮居民定額豆腐票】。

但王瑞瑞在城裏也是有親戚的,城裏人想吃一次豆腐,究竟有多麽的不容易,王瑞瑞心裏還是有數的。

所以當她聽羅旋說,一次就要買1萬斤豆腐的事,這個對於他來說不啻於是天文數字了。

“現在是特殊情況,不能用平常的規矩來衡量。”

羅旋解釋道:“減災指揮部,是綜合了計劃委、民政局、物資局,以及消防、民兵營這些部門的一個綜合體。他們有權調用一應社會物資,去展開抗洪減災工作。

整個駝城的豆腐店,沒有50家,至少也有30家。做出1萬斤豆腐對於他們來說算什麽?只不過是沒有那個生產指標、他們不敢全力生產豆腐而已。”

“我們是屬於愛心企業,撥出一筆專款,用來買豆腐無償發放給受災群眾。”

羅旋推推有點畏難情緒的王瑞瑞,“快去吧!相信指揮部的領導,會大力支持咱們化妝品廠的工作的。”

等到王瑞瑞走遠,黃萱問:“指揮部的領導,真能批給咱們1萬斤豆腐的指標?”

“難說。”

羅旋微微一笑:“1萬斤,確實數量有點大。但我們寫申請的時候,肯定要寫多一些。

如果我們開口只申請5000斤的話,指揮部的領導們,多半只會批給咱們3000斤,最大也就4000斤。”

黃萱點點頭,一副恍然大悟的樣子:“也就是說咱們開口要1萬斤的指標,批不批準這麽多,是指揮部領導的事情。

但我們申請數額一定要大一些,才有獲得7,8000斤豆腐指標的可能。”

“是啊,兔子張口,不過就是討要一根胡蘿蔔罷了。”

羅旋拉起黃萱就走:“如果咱們獅子大張口,別人總不會丟一根小胡蘿蔔過來,就把咱們打發了吧?但凡有一點點可能性,都得去爭取。至於最終的結果,那就不是我們能控制的了的。”

黃萱問去哪?

羅旋回道:“當然是回十裏鋪生產隊啊!等到南門口汽車站恢復了運營,我們趕緊得坐第一趟車,回脂米縣去。”

“那駝城裏的賑災工作怎麽辦?”

這一次,化妝品廠投入了那麽多的人力物力用於賑災。

此時正是擴大“蘭花花化妝品”影響力、增加化妝品廠美譽度的關鍵時候,羅旋卻不留下來參加賑災工作?

黃萱對此很是不解:“你不在辦事處,購買賑災物資需要的款項、需要購買哪些物資,用來發放給受災群眾?這些事情,如果沒有你在這裏,可就有點不好辦了。”

“城裏的事情先緩一緩吧。這一陣子大家都忙於抗洪減災、忙於災後重建的工作。

真正的消費高期不在此時。所以化妝品廠辦事處,全體促銷員這段時期,都集中精力去擴大品牌知名度、提升品牌美譽度就行了。”

羅旋一邊拉著黃萱往汽車站走,一邊解釋道:“其實遇到天災的時候,真正最苦的,還是生產隊的那些社員們。

城裏會有各大單位、甚至是駐軍參與抗洪救災、參與災後重建。

上級部門會全力以赴從各縣、各公社調集各種物資。城裏這些群眾的日常生活,還是有基本保障的。”

“但這一次的暴雨,降雨量實在是太大了。不用想,就這次洪災影響的生產隊將會非常的多、為此而遭受慘重損失的社員也不會少。”

羅旋嘆口氣:“農村地區,地域廣大。這些受災社員們要想及時得到救濟,不要說有沒有那麽多的物資去幫助他們。

就說這個受災人員的統計和救濟物資的配送分發,都是一項海量的工程。”

農村受災面積會很大,而且由於這些生產隊,分布在幾百平方公裏的範圍之內。

塞北本來就交通不太發達,再加上有不少地方又有塌方,即便是上級部門想要對他們進行救助,這也是很難做到面面俱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