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割稻谷,曬稻谷,碾壓稻谷,然後收裝到麻袋中稱重。

王村長負責去每戶人家統計數量,然後再統一的將收上來的稻谷,送到袁府。

由於地理環境原因,原來的野竹林村,現在的袁莊,這片土地的稻谷成熟的要比其他地方時間要早。

一袋又一袋的糧食搬進了糧倉,三百石的糧食,足夠整個袁府的主仆吃一年。

但是糧食將將夠吃,絕對沒有可能拿出去賣換取銀兩。

樓管家認真的記錄著糧食,帶著手下侍衛將糧食藏好,可不能讓糧食發黴了,糧倉必須好好的收拾。

交完稅糧食的老百姓都面帶笑容,也不怕累了,聚集到村頭,大家都開心的在嘮著閑嗑。

“俺婆娘已經在家,用石臼錘稻谷,今天晚上好好的吃一頓飯。”

王驢曬得漆黑,身材幹瘦,揚著臉,似乎已經聞到了家裏飯香味。

“我們家也吃這一頓,剩下的稻谷全部都賣了,然後再多買點粗糧。手裏剩下點銀兩,準備今年給兒子娶媳婦了!”

老漢喝碗水,眼神裏帶著欣慰,嘴裏期盼著兒子娶完媳婦兒給他生了大孫子之後,此生就無遺憾了~

“我家也是,今年多留一些稻谷,留一半,給老人孩子養養身體。”

丁正開心的說道,手裏還握著主公給的工錢,再出去換點粗糧豆子之類,肯定能吃飽飯呀。

“也不知道主公還讓不讓幹活了?”

“是啊,地裏的活也沒多少了,想出去找活幹,又怕上當受騙,真不如給主公幹活,不用擔心上當受騙。”

“主公真是個好人呀……”

作為袁莊的百姓,屬於封地的私有財產,也可以說這片山,這片土地,所有的東西都歸袁斌所有。

袁斌下令:山上一根木頭,都不允許老百姓去撿,老百姓撿了就犯罪了!

碰上一個好的主公,老百姓們心裏真踏實了,他們才不管是封地百姓,有好日子就行了。

炊煙繚繞,新稻米的香氣彌漫。

這糧食的香氣能撫慰人的心靈,老百姓們就覺得好開心~回家吃飯嘍~

袁斌坐在正堂,喝著涼茶,聽著樓管家稟報糧食情況。

“……需要外出購買牛馬所需要的糧草,食鹽,……”

樓管家一項項的盤算,過日子就是所有的東西都需要準備。

這一項一項的說下來,袁斌直接蒙圈。

他鬧不明白,為什麽要有這麽多東西?

這是要花錢了,花銀子了,還年年要給主家送年禮,千裏迢迢禮輕情意重。

算來算去,袁斌就覺得好麻煩呀,被人伺候雖然很舒服,但是養人也費錢啊。

仆人就代表著主人的臉面,一年四季,需要發放工作服,每月還有月銀,當然還要管飯。

袁斌伸出手指盤算盤算,眉頭都皺到一起,整個臉都擰巴了。

算算如果再沒有點來財之路,他就要出去打工養這些仆人了!

“哎……樓管家,千萬別忘了,過年的時候去把我的俸祿拿回來,蚊子腿雖小,但是也是塊肉啊!”

袁斌嘆口氣,有點發愁了,他覺得自己可能真的會成為餓死的‘地主’。

作為最低等的男爵又稱為鄉男,每年朝廷會給,俸祿五十銀,祿米五十鬥。

樓管家不懂袁斌的憂愁,就說那價值20萬兩的鹽票,拿出去賣了。最少能換回來30萬兩銀子。

因為鹽票,就代表著可以賣鹽,就代表著有背景,沒背景,都拿不到鹽票。

要知道鹽鐵通通掌控在朝廷手中,加油,朝廷將這些鹽票發放給商人,商人才有資格將鹽販賣到全國各地。

朝廷規定一斤鹽二十文銅錢,其實現實中商人將鹽的價格擡到了三鬥米一斤鹽,常年在三百文到五百文晃蕩。

鹽稅占朝廷稅收大部分比重,主要是因為鹽是生活中必需品,百姓生活離不開鹽。

鹽商是商人中最富的一種商人,因為賣鹽真的是一本萬利,是想賣多高就賣多高。

尤其是一些不產鹽的偏遠地方,鹽價真的是高出天。

朝廷也是有意而為之,百姓們從鹽商購買高價鹽,即使價格高,也會將矛頭指向鹽商,而非朝廷。

當積怨過深之時,為平息老百姓內心的怒火,朝廷就殺雞敬猴,殺了擡高價格的富的流油的鹽商,既養肥了自己的口袋,又平息了老百姓的怒火。

這個招雖然老,但是勝在好用,老百姓還是願意相信‘為平息怒火怒斬奸商’的皇帝。

雖說鹽票拿著燙手,但是一本萬利的買賣,不少商人趨之若鶩,總覺得自己獨木橋過得很穩,不會跌入萬丈深淵。

袁斌還沒有這種意識,他還不知道自己手裏到底握了多大的法寶。

他所出生的家族,手中握了非常多的法寶,就是光拿出去這個名頭,就有人願意供他吃喝一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