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二十五(第2/3頁)

康錦言靜靜地看著父親,誠誠懇懇地說了一番話:“爸,你知道我和敬業讀同一所小學,前日我遇見母校先生,她同我講敬業極是頑劣,每請家長都是孫姨娘來告歉,卻每況愈下。敬業是康家唯一的男丁,關乎康家前程,爸你再忙也得多放精力在他身上。孫姨娘疼愛兒子是為母之心,但她於學業上……”

康老爺知孫姨娘出身風塵,於學識上可謂半分皆無,這些年孫姨娘對康錦言母女是什麽態度他也不是全然不知,他於枕邊也聽了不少抱怨,但女兒竟能為異母弟弟著想,費心費力,且不曾說孫姨娘半句壞話,心下不禁感慨:到底是多讀書明見識,女兒心胸寬廣,康家之幸。孫姨娘美則美矣,實在是無知婦人,不知教子也便罷了,竟換了假成績表來蒙騙他,古人都說男子不宜長於婦人之手果不其然。

自此他便約束了兒子,頑劣不聽教時藤條立下,若見孫姨娘過於親近寵溺便厲聲喝斥,孫姨娘極疼兒子,不免爭執,康錦言若見了倒會勸說父親,說些欲速則不達的話,拉了康敬業到身邊溫聲安慰,講些書上的故事給他聽,康敬業雖總聽母親說康錦言壞話,但此時此際,康錦言既救了他,又實在講得活靈活現好聽,便不禁聽出了神。

康錦言又常常於放學後繞道為康敬業買些好吃的零食糕點回去。

在康老爺檢查功課之前,康錦言也會柔聲教他不會的功課,承諾不讓父親責備他。只不過幾日,康敬業便與姐姐親近起來,比之康老爺他倒更聽康錦言些。

康老爺十分欣慰,與康錦言說,不如得暇由康錦言教導幼弟。

康錦言卻笑著拒絕了:“爸,坦白講,我和敬業同父不同母,我跟孫姨娘也合不大來,你這樣安排,不大妥當。而且,男孩子總要跟父親多近些才有男子氣,所以如果爸你實在很忙,我代勞幾次倒是可以。”

康老爺見女兒堅持不肯,也只好算了。卻又因康錦言的話想起史氏來,康錦言自幼聰慧,他憶起當年只得康錦言一女時,雖喜愛,可手把手教女兒寫字帖的卻是史氏,這些年來他自知對康錦言失之照顧,可她卻能長得如此,史氏居功不淺。若康敬業是史氏之子……

他不禁悵然嘆了口氣,世事古難全,孫姨娘之美,是男人都難舍。

只是正事大事,是不能指望孫氏了。

只是他自己也不知曉的,慢慢關懷起史氏來,以前偶爾去史氏房裏探問一二,現在去的次數也多了些。

而康錦言不肯和康敬業多加親近,孫姨娘松了口氣之余不免又不憤起來,卻自己也知道這不憤實在可笑,按捺了心緒繼續做她當家的姨娘。

但在康敬業那裏,康錦言越不與他親近,他反倒越想與康錦言親近,比起父親教導課業的嚴肅,母親處理家事之余便是與人打麻將,康錦言的妙語如珠見識廣博讓他又是新奇又是佩服,再加上學校裏先生每每誇贊當年的姐姐何等聰慧,以前聽來十分討厭,現在聽來卻奇妙地有了與有榮焉的感覺。

而常來家裏的準姐夫周默生性幽默風趣,那可是他一直喜歡的人,姐姐不大理他,他便常纏著周默,這倒讓康老爺生了心思,隔三岔五地讓康錦言和周默把康敬業一起帶出去玩。

康錦言三次裏只答應一次,孫姨娘便忍不住抱怨康錦言待弟弟冷淡了。

康錦言與孫姨娘周旋多年,對她的反應幾乎是一猜一個準,厭煩的同時全是鄙夷。便只是三次裏答應一次,也足以讓康敬業對姐姐姐夫越來越欽佩越來越喜愛。假以時日……這個蠢婦。

春濃的時候周默帶了三個風箏去郊區草坡,因都讓著康敬業,小男孩便玩得極是開心,傭人陪著他跑來跑去,周默與康錦言跑累了坐在一旁笑著看。

周默便說:“你到底還是顧念著他是你弟弟。”

康錦言倒笑了:“周默你高看我。這幾年他在學校裏怎麽頑劣孫姨娘怎麽換成績表我都看在眼裏,我可沒管。孫姨娘不錯是說過康家少爺什麽都不用做也能舒舒服服過一輩子這些話,不過若不是我經常故意在康敬業路過或在他門口假裝和旁人閑聊一再重復,他未必能在我爸的教誨下爛得這麽徹底。”

她側著頭看著周默:“你猜我怎麽說的?有傭人抱怨小少爺不用功,我會溫聲勸說:孫姨娘說過的,小少爺身體要緊,康家少爺讀不讀書有什麽要緊,反正將來他是唯一的當家人,孫姨娘是少爺的親娘,說的自然是對的,大家也多疼著少爺些。”她微笑:“這些話,只要我知道康敬業在一旁,就說過無數次。”

周默忍不住攬住她:“錦言,你沒有這麽壞,你還不是趁早地把這些事同你父親講了?若是再遲幾年,康敬業可就真的扭不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