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7章 應安倫

這塊玉體積並不大,但是品質很好,從龍紋和造型來看,應該出自於當年的清宮造辦處。

應士博拿起玉細看,果然不出所料,他在玉的背面找到了造辦處的印記。

這塊玉不僅是好玉,更因為來歷價值不菲,握在手中,能感受到玉的溫潤細膩。

“謝謝宋先生,您有心了,這件禮物我很喜歡。”如果是其他人送這樣的東西給自己,應士博肯定是拒絕的,但是送玉的人是宋援朝就兩說了。

宋援朝不是外人,他和他們應家有著很深的淵源,尤其是同應彩霞夫妻更是生死之交。此外,這些年因為和宋援朝的合作,應安妮的司特公司在國內站穩了腳跟,並發展的極為迅猛。

當年應安妮執意要回國發展,並且注冊在美國注冊了司特公司,然後以司特公司的名義向國內投資和合資,其實在應士博這裏並不看好。

雖然離開內地這麽多年,可這些年來無論是在台海或是在美國,應士博對於內地的情況都是很關注的,畢竟他的根在這裏,這裏有他記憶中最深的一切,也有他的親人。

改革開放後,國內逐漸發生了變化,之前緊張的氣氛漸漸褪去,取而代之的是開放和經濟的變革。

雖是如此,但應士博覺得這麽大的一個國家要這麽短時間內改變是很難的,再加上應士博這一生的經歷波折,自然會謹慎許多。

可事實告訴他之前的判斷是錯誤的,應安妮在宋援朝的幫助下居然做出了令人驚嘆的成績。要知道當初應安妮決定回國發展的時候,應士博已經做好了她被撞的頭破血流,黯然回到美國的準備,可結果卻出人意料。

司特公司這一年半的發展讓應士博驚嘆不已,更為國內改革開放後的巨變而無比激動。

這一次回來,固然是有著應安妮結婚的原因,也有著應士博迫不及待想回來看看故土的想法。

其實後者他早就有這樣的想法了,只是前幾年限於身體原因沒能成行,經過一段時期的休養,他現在的身體好轉了許多,再加上年齡大了,如果現在不回來那麽以後再回來的可能更小,這才趁現在這個機會回國。

“您喜歡就好。”宋援朝微笑著說道,這塊玉雖然是好玉,來歷也不簡單,但對於宋援朝來說並不算什麽,因為這只是他諸多藏品中不起眼的一件罷了。

第一次正式拜訪應士博,宋援朝作為晚輩總不能空手來吧?這樣的話太不禮貌了。

普通的禮物不合適這樣的長輩,所以他想了想才把這塊玉當成禮物送給應士博,從應士博的反應來看,這件禮物是送對了。

把玩了下,應士博把玉放到一旁,微笑著和宋援朝夫妻交談了起來。

雖然他在應安妮那邊知道了不少關於宋援朝的情況,這一次來到長安也見過宋援朝一面,但正式的交談還是頭一回。由於應安妮和司特公司的原因,再加上宋援朝和應家後人的淵源,應士博對這個年輕人很感興趣。

兩人從當年應安妮回國尋親開始聊起,逐漸聊到了後來司特公司的成立,再聊到了合資企業的經營和發展。

應士博是一個非常健談的老人,這或許和他的經歷有關。

不去說他在台海的時候,移民美國後,應士博在美國搞起了餐飲業,數十年間把一家普普通通的小飯店做成了頗有名氣的華人餐館,而且還辦起了連鎖餐飲。

從這點來說應士博在商業中是頗有眼光和能力的,雖然行業的不同和經營理念的區別,讓他有些無法理解司特公司目前的發展趨勢和宋援朝的一些決策,但不妨礙他對宋援朝的贊譽和欣賞。

一個多小時的聊天中,應士博的興致非常不錯,問了宋援朝好些問題,宋援朝也不厭其煩地給他做了解釋。

應士博的身體不好,雖說現在恢復了不少,但畢竟年紀大了。長時間的交談很耗費體力和精力,當看見應士博神色露出疲倦的時候,一旁一直沒說話的應安倫適當地提醒了下。

“好了,再聊下去孩子們要擔心了。”應士博笑著對宋援朝道:“我這個身體呀大不如從前了,醫生交代不能累著,所以得去休息了。宋先生,今天和您交談非常高興,感謝您為我們應家做的一切,還有宋太太,也謝謝您這些年照顧彩霞……”

“伯父您這話說的,這不是我們應該做的麽。”宋援朝夫妻連連擺手道。

“這個世界上哪裏有應該不應該的道理,就算是親人有些事也不一定能做的。我活了這麽多年了,經歷了這麽多事,許多東西心裏明白的很,我老了,但這裏還是清醒的,宋先生宋太太,您二位不僅是我們應家的朋友更是我們應家的恩人啊!”

應士博真切地感慨道,握著宋援朝的手微微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