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跑市場

銷售公司的執照還在辦理過程,但業務已經正式展開了。

除去何偉何驍兄弟兩個外,這兩天還有四個人加入了銷售公司(銷售部),成了孫耀良的下屬。

這四個人和前者一樣都是之前一分廠的臨時工,當初賈凡在一分廠弄了23個臨時工進來,最終鬧出了之後的破事。

這些臨時工良莠不齊,大部分都是靠著關系過來混日子的,其中還有那些手腳不幹凈的,比如偷盜被抓的那幾個小子。

不過其中也有做事踏實認真,珍惜這份來之不易的工作,對未來抱有憧憬的年輕人。就和何偉何驍兄弟兩個一樣,這樣的人也不是沒有。

可惜,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湯,之前事出後他們所有人無論是否有問題全被迫離開了一分廠,丟掉了這份工作。

當宋援朝和孫耀良準備以銷售為重心,目前迫切需要把銷售任務給搞好的當下,人的因素是最重要的一環。

現在可沒後世那麽信息發達,更沒有什麽專業的網絡招聘和獵頭公司,要想招人可不是那麽容易的,而且你也無法保證招來的人裏是否會有品性不好偷奸耍滑的存在。

從這點來講,從那23個臨時工裏挑選合適的人員是最便利的,一方面這些人的情況廠裏完全掌握,二來他們的來歷也幹凈,至少知根知底,再加上何偉何驍兄弟兩個原本就對許多人熟悉,經介紹和面試後,孫耀良很快就從其中又挑選了四個人。

他們四個加何偉何驍兄弟兩個一共是六個人,組成了目前銷售公司銷售員的班底。人員到位後,孫耀良先給他們上了一課,詳細和他們講解了銷售是什麽,如何才能做好銷售的一些理論。

一節課的時間並不長,前後也不過不到兩個小時,在這麽短的時間內讓這些從來沒有接觸過銷售的人去了解這個行業是比較困難的。可不管如何,在這兩個小時裏孫耀良可以讓他們腦海中先有一個概念,一個對銷售的直觀理解。

等上完課,吃了午飯後,孫耀良就親自帶著他們六個人去跑市場了。

在出發前孫耀良已經做好了準備,並把整個金陵按地圖進行了區域劃分。

金陵市區暫時劃為六塊,郊區劃為五塊,一共是十一個區域。

這十一個區域倒和後世金陵的各區行政劃分有些類似,不過目前金陵的行政劃分和後世還有很大不同的,近四十年的變遷,有些區取消了,有些新區成立,也有區管轄範圍發生了變化,孫耀良在劃分區域範圍的時候僅僅只是參考目前的行政劃分,並根據實際情況進行了調整。

第一天下午,孫耀良帶著他們六個人跑了其中的三個位於市中心的主要區域。

孫耀良親自出馬給他們做示範,如何拜訪那些煙紙店,又如何和對方進行交流,推薦一分廠的產品等等。

孫耀良的確有幾把刷子,所有人在第一次看見孫耀良的時候都對這個年輕的領導有些不以為然,其關鍵自然是因為孫耀良的尊榮不怎麽樣。

一副尖嘴猴腮的模樣猥瑣的很,在影視劇裏不用化妝本色就能出演反派的那種。他們甚至覺得這和自己心目中的領導模樣差別太大了,宋援朝怎麽會用這麽一個人來主管銷售工作呢?

可在接觸之後,孫耀良在很短時間內就讓他們改變了看法,孫耀良原本就是供銷社出身,這三年多的大學生涯不僅讓他在理論知識上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同時還因為大柵欄那邊的買賣讓宋援朝在實際經營上也有了極其紮實的水平和能力。

他不僅能張口就說出關於市場、銷售、管理等各方面的理論,在實踐上的經驗也不是普通供銷員能比的。

比如說他現在帶著何偉他們親自去跑市場,面對眼前的煙紙店老板是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再陌生的人幾句話下來就能相互交流,然後再一起抽上兩支煙,瞬間就成了朋友。

接下來,孫耀良以天氣為由開始切入正題,很是自然說到了夏天汽水供應的問題。由於他是供銷社出身,非常了解供銷社的供銷模式,目前金陵市場除供銷社外還有三大公司,但不管是那家供銷的模式依舊是差不多的,說白了就是“朝南坐”。

對於這些遍布全市範圍零零碎碎的小煙紙店而言,他們單獨的進貨量在這些供貨渠道眼裏根本不值得一提。

一家煙紙店的規模很小,大些的也不過十來個平米樣子,有的小的甚至連兩三個平米都不到,僅僅是在臨街的家裏開了一個售賣窗口罷了。

這樣的規模一次又能進多少貨?當然比不上那些要貨量大的客戶。所以無論是供銷社還是三大公司對於煙紙店的供貨全都是對方自行提貨方式,需要煙紙店的人定時抽時間去進貨處跑一趟,報上要的貨,開票,付款拿單子去倉庫提貨,然後自己把貨搬回去,一來一去起碼折騰半天時間,在這半天裏店裏有人替代的還好,如果沒人替代就得歇業半天,從而影響到了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