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成本

“前面援朝的話提醒我了,香江有著先天便利,做出口或者轉口貿易應該大有所為。另外我昨天來時一路上自己琢磨了下,覺得或許可以在鵬城建個廠子,就像大琪那樣的廠子……”

“可是正國哥,鵬城現在什麽情況你不是不知道,這樣破爛的地方建廠子,你不是開玩笑麽?”秦正國剛說完,顧傑在一旁忍不住提醒了一句。

“破爛,那也要看在什麽地方。”秦正國沖著顧傑一笑:“政策已經下來了,雖然特區的成立就在這幾天,可消息早就傳到了香江,香江不少商人都在討論這個事呢,有不少人對鵬城很有興趣。”

“至於鵬城的條件我當然知道,你可別忘了當初我就是從鵬城去的香江,這次回來也是從那邊回來的。我覺得既然國家把鵬城作為特區,那就絕對不會眼睜睜看著鵬城永遠就是現在這個樣子,如果我判斷的沒錯,隨著特區的成立,鵬城那邊很快就會迎來翻天覆地的改變,而現在鵬城的條件差,設施不完善只是暫時的,這一切都是可以改變的。”

聽著秦正國的話,宋援朝心裏不由得感慨,這家夥的眼光的確毒辣,看得實在是太準了。

在場的人有一個說一個,只有宋援朝才真正知道未來的鵬城是什麽樣子,可相比現在的鵬城,其他人根本無法判斷鵬城的未來會如何。

秦正國是一個例外,他眼光敏銳在這時候就察覺到了商機,或許這也是當年在誰都對邊境貿易有著顧慮的時候秦正國就敢冒險去做邊貿,從中發了大財的原因吧。

如今的秦正國早就不是當年的秦正國了,在香江這半年多來,秦正國自身的提高是顯而易見的,現在早就今非昔比。

“有件事你們不是很清楚,我在香江知道了不少。”秦正國繼續道:“香江以前是以制造業為主,早在六十年代時期,香江的制造業在東南亞是屈指可數的,各類輕工業產品制造,比如服裝、玩具、電子產品和百貨之類很是興旺。但進入七十年代後,東南亞許多地方開始發展,再加上香江這些年房地產行業的興起,許多生意人轉變了投資方向,從而使得制造業不斷蕭條。”

“這半年來我和不少香江的工廠主打過交道,他們都在感慨香江制造行業的輝煌一去不返,如今香江制造業的生存越來越困難,尤其是人工成本的不斷上升,導致產品出口的競爭壓力越來越大。”

說到這,秦正國突然問大家是否知道香江的平均工資水平,眾人同時茫然搖頭,宋援朝心裏清楚卻和大家一樣裝著不知。

“普通的白領,就是坐辦公樓的,目前平均工資是二千左右,主管級別的可以達到三千上下,經理和副總級別在四千到五千左右,比如我們公司現在的副總徐慧,她的工資就是四千五百,在行業裏雖然不算高卻也不算低。”

“普通的藍領,就是工廠的工人,平均工資在一千八百到二千五百左右……”

“不對呀,這工人怎麽反而比坐辦公室的工資還高?”應彩霞忍不住插問了一句,剛才秦正國不是說坐辦公室的二千左右工資麽,怎麽突然工人高的居然拿到二千五百了?

“呵呵,這點和我們國內不一樣,香江那邊藍領工資高的不少,主要看技術和能力,有些技術好的老師傅拿到三四千的都有,一點都不比一些經理副總什麽的差。其實這個道理很簡單,就像我們國內一些高級技工工資級別比廠長還高的也不是沒有,是不是這個道理?”

聽了秦正國的解釋,眾人微微點頭,這話的確有道理。同時也為香江人的高收入而由衷的羨慕和感慨。

目前港幣對人民幣的匯率大概是5:1,一就是五元港幣兌換一元人民幣,一千港幣就是二百人民幣,普通工人以二千元的月收入來計算就是足足四百元人民幣。

這幾乎是一個香江人月收入頂得上內地十個普通工人的月收入了。而且別忘了這個可是官方匯率,如按照黑市匯率來計算的話是4:1甚至更高,這樣算下來普通工人的收入折算人民幣起碼達到五百元左右。

五百元,這個收入是不折不扣的高收入,內地沒有一個企業職工哪怕是廠長、總工程師這樣高級別的人都拿不到,卻僅僅只是香江普通工人和白領的收入標準而已。

假如按照主管經理甚至副總、總經理級別的,這個收入就更嚇人了,怪不得有那麽多人拼了老命想往香江跑,要知道在香江幹三四年的收入等於在內地幹一輩子的收入啊,這樣的差距誰不眼紅?

“可是你們知道六十年代香江的工人收入是多少麽?”這時候,秦正國又拋出了一個問題,見眾人搖頭表示不知,秦正國這才揭開了謎底:“那時候香江普通文員的月工資收入最多不超過三百,一般的新人再一百左右,工人月收入差不多也這個程度,而到七十年代開始,隨著香江的不斷發展,這個標準也不斷上漲,直到現在就成了目前的這種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