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碰瓷

麥陽路,這是一條僅僅700米長的小街,這條街位於霞飛路的北邊,街口看起來很不起眼,可從今年三四月份開始,這條以前冷冷清清的小街突然就變得熱鬧起來,隨著第一家服裝店在靠近霞飛路的街口開業後,短短不到半年的時間,這裏陸續就開了二十幾家服裝店。

站在這條街的路口,看著四周熟悉卻又陌生的場景,宋援朝一時間有些出神了。

麥陽路服裝市場,這在滬海改革開放之後最為出名的一個地方,這個市場的繁華一直延續到九十年代後期,而在九十年代後期這個服裝市場遷至離原址一公裏左右的霞飛路公園對面,更持續火熱了近十年光陰。

麥陽路最出名的時候就是九十年代後期到新世紀的前幾年了,當時它的大名甚至走出了亞洲沖向世界,但凡來滬海的外國人到了滬海第一件是就是逛麥陽路服裝市場,這些外國人中絕大多數有普通人,也有跨國公司的高管和外交人員,甚至一些大名鼎鼎的好萊塢巨星和政要人員也對這個市場樂此不疲,花上足足一天時間在這裏找尋令自己心儀的東西。

早在1957年,麥陽路這條街在路邊搭起了鐵皮棚子,只不過當年主要是交易舊貨的,也稱為麥陽路舊貨市場。而現在,隨著舊貨市場的不斷萎縮,新的服裝店開始陸續取代之前的舊貨店,隱隱已經有了後世的初形。

“這個地方有點像大柵欄呀。”今天,宋援朝陪和林燕和李曉蕓來逛麥陽路,到了路口看著裏面熱鬧的樣子,林燕忍不住就道。

“是有點像,不過店面不一樣,氣氛還是一樣的。”宋援朝贊同道,而這時候李曉蕓拉著林燕就興沖沖地往裏走,女孩子嘛都喜歡熱鬧,逛街又是女人的天性,看見這些哪裏還按捺得住?

門口的第一家店就讓李曉蕓眼睛一亮,這店裏不僅有她熟悉的許多商品,還有一些在燕京沒見過的新東西。她拉著林燕在店裏逛著,挑看著東西,時不時向攤主問價格什麽的,一副興致勃勃的樣子。

宋援朝沒有進去,店面很小四處都掛著各式的衣服和飾品等等,還有一些小百貨小商品之類的玩意。

服裝什麽的大多都是衣褲,其中有牛仔,有喇叭褲,有襯衣這些,都是目前最為流行的款式,其中有不少是騰飛廠和從香江過來的產品,因為上面有著蘋果的商標很好認,當然也有一些是冒牌和雜牌,林林種種掛的四周全是。

除去這些外,有麥克鏡、電子表甚至計算器等東西,還有一些女孩子的頭飾、皮筋、珠花之類,就連小孩子的玩具這裏也有不少。

看著琳瑯滿目的商品,宋援朝感受著這裏的熱鬧,今天是星期天來的人特別多,一條街上人來人往熱鬧非凡。

林燕和李曉蕓在這家店裏逗留了許久,兩人最後各買了一個頭飾,頭飾是塑料做的,上面鑲嵌著假珍珠和絹花,價格不貴看起來也很是漂亮,雖然這種東西在後世已經爛大街了,可在如今卻是新潮的代表。

喜滋滋地從店裏出來,李曉蕓還當場就把頭飾給戴了起來,左右晃著腦袋問林燕好不好看,林燕當然說好看,兩個女孩手拉著手繼續向前逛,一家家店逛過去,這裏買點那邊買點,小半天功夫就買了一大堆玩意。

逛了許久,她們才逛到中段,又進了一家店裏看東西,宋援朝拿著她們買的東西在門口等著,同時歇歇腳。這陪女人逛街還真是一個辛苦活,宋援朝覺得比自己跑上十公裏還累,更要命的是時不時林燕她們還會跑出來拿衣服在自己身上比劃,問宋援朝好不好看之類的話,這更讓宋援朝絞盡腦汁應對,既不能表現出厭煩的表情,也不能一個勁地全說好給予一種草草應付的樣子,回答問題必須做到有理有據,經過深思熟慮站在對面立場考慮的樣子,這才能讓她們心滿意足。

等了一會兒,看看時間如果不買東西的話她們兩個也差不多要出來了,經過這一路過來的經驗總結,一家店兩人大概會逛二十分鐘左右,現在離二十分鐘也差不多了。

正當宋援朝這麽想著的時候,突然就聽到裏面傳來一陣吵鬧聲,宋援朝一愣,這聲音不是李曉蕓的聲音麽?臉色一變二話不說就趕緊往店裏走。

“你什麽意思?當阿拉是戇大?拿沖頭斬是伐?”李曉蕓不客氣的聲音罵道,宋援朝進去一眼就看見小臉漲得通紅,沖著一個年輕的店主斥問的她。

“啥戇大不戇大的,阿拉不曉得!買不起就不要裝有鈔票,有鈔票儂就拿出來啊!”年輕的店主穿著新潮的打扮,花襯衣喇叭褲,留著小胡子,鼻梁還架著麥克鏡,一臉的不屑一顧,說話陰陽怪氣。

“鈔票老娘有的是,老娘就算丟黃浦江裏也不會給你!什麽東西,拿個破玩意阿汙卵冒充金剛鉆?訛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