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安置(第2/2頁)

而現在史軫最為忙碌的,就是配合清田工作,將丁身錢、免役錢等原糧賦之外的丁稅都攤入田畝之中,合並為最基礎的田稅,為夏糧秋稅的征收做準備。

將之前的夏糧秋稅都跟田畝直接掛鉤,除了進一步抑制土地兼並,限制地主、富農將賦稅轉嫁給中下層貧農外,也使得隱匿戶口不再有太大的意義。

京襄路轄四州兩府五十一縣,人丁四百一十二萬,在冊民田兩千二百余萬畝、屯田五百一十余萬畝,目前能估算出來的總田稅規模很大,但州(府)縣、鄉司維持自身的運轉以及地方上的農田水利以及道路、城寨的修繕,都需要截留大量的田稅,最終能直接上繳給制司的,也就有限了。

目前預估州縣鄉司能直接上繳的田稅,外加南陽、襄陽以及荊北四縣之前所能征收的鹽酒等榷賣錢、關津稅(過稅)、市肆稅,總計約五百萬貫左右。

即便這個數字,比以往京襄路五十一縣所能上繳的部分已經高出一大截,但單純看這個數字,還是遠不足以支撐制司與赤扈人在中路進行大規模的會戰。

當然,其中制司相當的一部分收入是隱性的,沒有辦法體現在賬目之中。

比如煤鐵監的收入,就很難用賬目錢糧去衡量。

煤鐵監除了原有三大煉鐵基地外,制司正式成立之後,還在接管襄陽府在荊山北麓設立的鐵場之後,對其進行改造,目前生熟鐵料年產能已經突破兩千五百萬斤。

由於制司負責推動的堰堤、屯寨、河渠等建設,前後總計從煤鐵監直接調撥近兩千斤的鐵料——單純從賬目看,煤鐵監一直都是入不敷出,需要制司額外貼入大量的錢糧維持生產,但實際的產出是非常巨大的。

因為開墾荒地、修造垸堤、城寨,所大規模使用的工具都是直接用精鐵鍛鑄而成,比普通農戶所用的生鐵器具要精良得多。

這也是上百萬難民安置工作以及河渠、堰堤修造等事,比預想順利得多的一個極核心的原因。

也因為煤鐵監、軍械院的存在,無論是之前的行營,還是現在的制司,才能以有限的軍資去維持如此龐大的武備。

目前軍械院一年能制備一萬套精鍛鎧甲、刀矛槍戟等兵械四萬余件,各式弓弩四千余件、床弩兩百架、精鐵盾車五百輛,每年投入五十余萬貫錢糧、六千匠工就能成功運轉起來。

換作將作監在建鄴的場院,每年單想制備一萬套精鍛鐵甲,少了一百萬貫錢糧,都維持不下來。

徐懷接下來主要還是想推動各類工坊、作坊的發展,在南陽、襄陽、江陵等地也將發展軍械生產、鐵器、織造、造船、燒瓷、造紙等業——從商洛疏散出來的十萬民眾,短時間內沒有太多的田地去安置他們,就想著將他們中的青壯勞力,去擴大各大工坊的生產規模。

徐懷就想著等這些工作初步理順過來,入秋之後,他就可以踏踏實實到汝蔡督戰,迎接即將到來的中路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