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出使、買賣、辯經(第3/4頁)

蘇烈曼知道這是狡辯,但他確實沒辦法,只能心一橫,幹到底了。

大不了,以後不回大食了……

……

正月十五元宵節,長安不宵禁。

一場歡樂的晚宴後,邵樹德在珠鏡殿召見了內務府監儲仲業。

“去年內務府盈利幾何?多久才能算出來?”他問道。

“回陛下,臘月底關賬,臣催促一下,春社節之前應能歸整清楚。”儲仲業答道。

“給個大概數字就行了。”

“大致在三十萬緡上下。”

“最賺錢是長夏商行,其次是捕獵海獸,這個朕知道。”邵樹德說道:“你們建的幾個產業,賺錢能力有點弱啊。制皮裘的工坊,居然幹不過捕獵大魚、海豹、海獅之類的狩獵產業,到底怎麽回事?四輪馬車也開了幾家工坊了,到現在才堪堪回本。眼鏡之類的朕就不提了,香皂工坊的動作也太遲緩,聽聞你們還要搞薔薇露工坊,這要幾年?朕估摸著,再過五六年,渤海商社、安南商社都要比他們賺錢了,到時候羞也不羞?”

內務府現在已經發展為一個十分龐大的機構,既有商業,也有制造業,幾乎什麽產品都做:馬車、皮裘、毛布、眼鏡、香皂、榨糖等等,甚至最近還去西域商屯,業務非常雜亂。

但這些業務中,除了馬車等少許幾樣商品外,大部分都是存在競爭的。

比如捕鯨業,目前有資格采購、加工鯨制品的,除了內務府外,還有渤海商社。

誠然,渤海商社目前是內務府在主導,但因為聖人十分重視,他們花費了很多心思,把大量利潤轉移給了渤海商社——比如渤海商社買來的鹹魚,他們高價采購,然後在長夏商行微利出售,這就是一種轉移利潤的方式。

“把各項業務整合一下吧。”邵樹德說道:“不賺錢的就別做了,或者想想別的辦法。你們那個毛布工坊,還整不過人家單打獨鬥的農婦,賣得那麽貴,幾個人買?”

“陛下所言極是。”儲仲業訕訕道。

儲仲業不了解後世手工業與機器工業的曲折較量歷史,但就他觀察而言,鄉間農人自己織的毛布實在太便宜了,真幹不過他們——

後世晚清開國,英國人在印度開辦棉紡織工廠,然後將生產出來的棉布船運至中國,滿懷信心準備傾銷,結果卻十分慘淡。

一個是沒找準市場定位。他們織的布較為輕薄、透氣,但作為一個農業國家,中國人需要的是厚實、耐磨的棉布,輕薄、透氣並不在考慮之中,甚至會認為這是劣質品。

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大工業機器化生產出來的棉布,成本高於清朝農戶自己織的土布。

聽起來有些不可思議,但卻是事實。清朝農民獲取的棉花原材料便宜,同時不把自己的勞動時間算作成本,英國人還要加上運費、關稅(雖然不多)和銷售成本,因此機器生產的洋布成本竟然高於清朝土布,簡直離了個大譜。

最終打敗土布的,還是清朝混亂的局勢。外加厘金盛行,加大了土布的成本,而輪船運輸的洋布卻沒人敢收厘金。與此同時,印度工廠也在產業升級,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最後終於占到了上風,開始了他們夢寐以求的傾銷。

大夏內務府雇傭織戶,是要給工資的。但鄉間百姓卻不把自己的勞動時間算作成本,他們只計算原材料花費,然後加微薄的利潤,直接就在市場上出售了。對他們而言,將家裏的羊毛變現,獲得現金最重要,賺不賺錢都其次了。

邵樹德敏銳地發現了這個事實,趁著內務府的毛布工坊現在還有少量利潤——因為增量市場——給了他們兩條路,要麽別做了,要麽想辦法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後者估計不太可能,內務府最終多半還是選擇關門了事。

技術的進步,不能指望他們,最終還是得看廣大的民間。

內務府諸般產業存在的意義,簡單來說,無非“火種”二字。即他們創造出一個產業,讓這個產業的商品為世人所熟知,被人們日常利用,最終在全國遍地開花,再也不會消失。

這就是他們的使命。至於其他的,以那幫官僚的德性,不太樂觀。

“最近少府在搞油墨、蠟紙,有點苗頭了,你們投點錢。東西弄出來後,可以給你們用,去印書吧,趁著這股東風,你們可以賺一波快錢。至於往後,朕也不指望你們了。”邵樹德說道。

“臣遵旨。”儲仲業還沒聽說過這事,不過立刻應下了。

“也派些你們的人參與,出成果之後,朕好予以獎賞。”邵樹德又道。

如果蠟紙、油墨成功研發,奚氏父子當然會得官,主管此事的官員也會得到升遷。

正如和珅所說,救災要先救官。如果只獎賞一線技術工匠,而不獎賞官員,那麽以後多半不會有發明創造了,因為這與官員們毫無關系嘛,他們沒興趣批錢、批物,費那事幹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