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第一發(第2/3頁)

另有一些人拉著馬車過來,將一捆捆的麥子裝車拉走,脫粒、揚塵、晾曬一條龍。

大夥忙得熱火朝天,仿佛忘記了此番西行的目的。

收完麥子的田地裏,婦人、小孩走了進來,彎腰撿拾起遺留在田中的麥穗。

這些地現在還是官田,但事實上早已分出去了。

收完這茬糧食後,他們這些鎮兵家屬就可以過來認領各家的田地。接下來,或直接開種冬小麥,或等到明年正月下旬、二月初的時候種大麥,或者再等等,到二月底的時候種春小麥……

隨你自己心意,愛怎麽種怎麽種,從今往後,這就是私田了。

鎮兵是職業武人,拿的錢不如禁軍多,大概只有七八成的樣子,但也足夠生活了。家人還分了地,就在各處軍營、城鎮附近,有新修的井渠灌溉,勤勞一點的話,每年能打不少糧食。

如果有了空閑,再把自家宅院改造一下,平整出一些菜畦,弄一處葡萄園,日子就有滋有味了。

唯一的缺憾就是夏天太熱了。

但怎麽說呢,人的適應能力是很強的。夏天那兩三個月,熬一熬也就過去了,至少冬天比較暖和啊。

中原要到春社節過後才會春播,這裏有時候元宵節前後就能春播了,最晚甚至可在十月底收最後一茬糧食,農田利用率極高。只要能維持得住地力,可勁種就是了。

六千鎮兵及其家屬,總計兩萬八千余人,就此在西州諸縣、軍城安下了家。再加上重新普及的驛站體系,遷移而來的工匠、文人、官員、商徒等各色人等,在一年的時間內,西州的人口結構得到了極大的改變。

現在這總計一萬七千戶人口中,中原移民已經占到了四成以上。考慮到他們是統治階級,以及高昌本就相對“唐化”,隨著教育的持續推行,這裏的面貌會一點一滴地改善,最終成為大夏經營西域的核心——至少在前期這二三十年,高昌的地位無法動搖。

而在高昌東面,還有個小一號的“高昌”,即伊州。

在去年經歷大戰之後,伊州的人口一度跌到一千四百余戶,與荒無人煙也沒什麽兩樣了。

邵樹德欽點了他的好女婿、前直沽令趙鳳出任伊州刺史,管理伊吾、納職、柔遠三縣。

因為資源多供給西州了,伊州這邊明明離中原更近,但各項工作進展極為緩慢。

趙鳳到任後,主要精力還是放在恢復農業生產上,直白點說,就是種地打糧。

至於修造井渠,暫時沒這個必要。伊州是經歷過戰亂的,人口銳減,現有可灌溉耕地都種不完,沒必要再浪費人力物力,把老的井渠系統修繕一番,就足夠用很久了。

到了今年二月,三百戶滄州移民抵達伊州,定居耕作。

年底的時候,還會有三百戶瀛州移民抵達伊州,勉強將本地戶口恢復到兩千。

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內,他們的任務都是種地、種地、還是種地,盡一切可能出產更多的糧食。不需要支援前線,能抵消部分途徑伊州的移民、軍隊的遞頓支出,給河西、隴右百姓減輕一點負擔就可以了,要求真的不高。

“咚咚咚……”遠處有人敲響了鼓聲,那是聚兵的信號。

割完麥子的天武軍士卒正坐在田埂上喝水、閑聊,聽到之後,立刻起身,前往軍營集結。

校場上已經來了許多人。

軍官們大聲喝罵著,讓這些新兵蛋子趕緊列好隊,遇到動作磨蹭的,直接拿鞭子抽打。

可憐這些少年,原本也是心高氣傲的。來了西域之後,又是幹農活,又是被打罵,想象中的斬殺賊人,追亡逐北,迎接萬眾歡呼的場面一概沒有,別提多失落了。

或許,這才是真正的人生吧。

五千余名追逐功名榮耀的少年很快就列好了隊。不一會兒,索衍親自帶著的那兩千人也趕來了。整整七千三百人,鴉雀無聲,等待上峰的命令。

索衍先與前來傳令的樞密院官員寒暄了一番,然後站到高台之上,道:“聖人有令,天武軍即刻開拔,發往清鎮歸建。”

天武軍目前有一萬二千余人,除眼下這七千余外,還有五千在清鎮駐紮,日夜操練,有時候還出去清剿一些馬匪。

這五千人的來歷也很簡單,就是邵樹德去年交給兒子的那一萬一千步騎。在邵嗣武的統率下,他們鎮壓過造反的部落,追擊過葛邏祿、突厥、回鶻,在天武軍組建之前,這部分人還剩八千多。

邵嗣武詢問過這些人,最後大概有五千人願意留在西域,成為天武軍士卒。剩下三千多人,沒什麽好果子吃,邵樹德將他們並入了金槍軍,今後就各處輪戍吧。敢造反,就派禁軍屠戮光,不敢造反,就繼續過顛沛流離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