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南北衙(第2/2頁)

“藩鎮為國嘛,之前是藩鎮,後面就是國了。”封渭亦很舒心,笑道:“可惜現在只能暗中籌備,沒法公然入廳辦公,名不正言不順,惜哉。”

藩鎮為國,是必然要走出的一步。但之前是藩鎮體制,雖然有從鎮、附鎮的說法,但理論上各個節度使都是平級的。各鎮有各鎮的班子,你要想建立制度,首要的便是跳出藩鎮這個框架。

但你沒有跳出藩鎮的框架之前,能怎麽辦?各藩鎮統一財稅、兵籍、官僚體系已是能做到的極限,但藩鎮本身還存在著。

自己重新建立一套制度這種事就別扯淡了,那與稱帝無異。開國、建制,這兩個詞是聯在一起的。邵樹德也只敢在幕府、都護府的舊有體制內小修小改,用夏王府來打擦邊球,另起爐灶是不可能的,那還不如直接造反幹脆一點。

當然,如今終於走到這一步了。舊的框架即將被打破,新的機構已在暗中籌建,等待時機成熟,即可走上前台。

“我來了樞密院,理蕃院定然是野利經臣主持了。不過南衙政事堂不止一位宰相,北衙理蕃院多半也不止一位主事,不知道誰有這個福分了。”楊爚笑道:“一路走來,真是如同做夢一樣。從麟州山溝溝裏,到洛陽當樞密使,嘿,托了大王的福啊。”

封渭也有同感。

從一個忙於考學的士子,一躍而為東都畿汝節度副使,將來還很有可能位列中樞,這份運氣,亂世之中又有幾人可得?

“雪下大了,走,去幕府品茶。”封渭邀請道。

“那就卻之不恭了。”楊爚笑道。

新朝同僚嘛,自然要加深感情了。

……

李杭快馬加鞭趕到了河東縣。

入城之時的感覺很不好,一派亂糟糟的景象。

“關將軍。”

“李祭酒。”

府衙之前,經略軍使關開閏與李杭互相行禮,然後一同入內。

“盧都頭呢?”甫一坐下來,李杭便問道。

“領軍出征了。”關開閏簡略地說道:“晉絳慈隰四州,州兵、土團已悉數召集,把守各關寨。盧都頭已率武威軍左廂並征集來的土團鄉夫萬余人東行,攻虞鄉縣。赤水軍使範河亦率部自安邑出發,夾攻虞鄉。”

“為何不把右廂也帶走?虞鄉賊勢猖獗,多拖一天就多一天變數。”李杭急問道。

“烏嶺道有晉兵趁夜下山,大肆劫掠,為我擊退之後,把守山上城寨,並未退走。”關開閏說道:“慈隰那邊,亦有賊人出沒,盧都頭已檄調黑矟軍入河中,增援慈隰,但大王之令未至,黑矟軍尚未出動。”

“虞鄉有多少賊人?”

“恐不下萬人,或有一萬五千。”關開閏說道:“其中半數為河中衙兵。”

“若賊人一意堅守,急切間怕是難以攻克。散落鄉間的衙兵也不少吧?”李杭問道。

“數千人還是有的,不少甚至已流竄至絳州,晉、絳州兵要守禦關城堡寨,土團鄉夫也被大量征調,地方上空虛得很,我已派三千步騎北上進剿。”關開閏說道:“河中城中還有一些蒲兵。主要是兩千衙兵,另者,王瑤、封藏之各有親軍數百,短期內無憂。”

“蒲兵不能一力剿之,得剿撫並用才行。”李杭說道:“大王遣我來,便是為了招撫蒲人,快速平定局勢。關將軍既言散落鄉間之亂兵不少,他們此刻一定仿徨不安,也未必所有人都願意投靠晉陽,招撫的機會還是很大的。”

關開閏知道李杭是夏王任命的招撫使。有這個頭銜了,不辦點事確實不合適,雖然就他本人看來,不如把河中亂兵全部剿滅,那些家夥一個都不可信任。

“祭酒言之有理。”關開閏立刻說道:“這樣吧,我撥兩千兵給你,你看著辦,能撫則撫,不能撫則剿之。”

“如此甚好。”李杭喜道:“大王終究是要直領河中的,大肆殺戮不妥。相衛比河中還頑固,大王都給他們機會,況河中乎?這樣吧,我先去節度使衙面見一下王瑤,問問他的意見,再做決定。封將軍也在吧?”

“封都虞候前幾日遭人行刺,如今正臥床養傷呢。”關開閏說道。

李杭一怔,竟然到這種程度了?

“我先去封府。”他也不耽擱,立刻起身,辦事的積極性非常之高。

“我也一同去吧。”關開閏讓親兵給他拿來衣甲,二人準備完畢之後,匆匆往封府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