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鄭家(三)

說到祖父,謝知非漆黑的眼睛裏有著不一樣的光,像是一團小小的火苗,只是一燃即滅。

“鄭玉老將軍生平有三件大事可值得說道。”

“哪三件。”

“頭一件是在先帝年間,輔佐趙王出兵蒙古。噢,對了,趙王就是當今的陛下。”

謝知非說罷,立刻去看晏三合的臉,讓他意外的是,晏三合臉上沒有一絲多余的表情。

“你怎麽不好奇,趙王怎麽會登了高位?”

晏三合用腳撥開地上的一根枯枝。

“我祖父生前曾說過,趙王上位是因為前太子對先帝用了巫術,東窗事發後被廢,這才傳位於趙王。”

“很對!”

謝知非:“也正是因為那一仗,讓君臣二人結下深厚情誼,趙王繼位後,鄭家的門第就跟著水漲船高。”

晏三合:“第二件事呢?”

“這事你知道,就是永和三年華國與大齊的交戰,鄭玉是主帥。”

謝知非:“此仗經歷兩年,困難重重,最後取勝歸來。皇帝大喜,賞了鄭玉一盞金杯,最後君臣二人同醉。”

“看來……”

晏三合感嘆一句:“鄭家的皇寵都是鄭玉在戰場上用命搏來的。”

“武將想封妻蔭子,只有靠軍功,只有把腦袋別在褲腰帶上。”

謝知非低頭看了眼晏三合。

“正所謂亂世出英雄,所有行軍打仗的人,都不喜歡打仗,但真正仗打起來,都會以命相搏,因為只有這樣才有機會立下赫赫功勛。逃兵真的是少數。”

“那麽第三件事呢?”

“這一件事……”

謝知非腳步不由慢下來,痛意在他臉上稍縱即逝,“……就要講到老將軍如何身死!”

鄭玉戰死沙場,這事晏三合是知道的。

但其中的來龍去脈,她卻沒有聽任何人說起過。

“永和五年夏,韃靼殺害了咱們華國的使節,皇上大怒,派大將軍宋知聿出征。

永和六年冬,宋知聿兵敗,十萬大軍只剩下兩萬殘兵,消息傳到京城,舉國震驚,於是漢王請求出戰。”

“等下。”

晏三合實在忍不住,“漢王,可是與你們死對頭的那一個?”

“哎啊,我的小祖宗!”

裴笑急得差點伸手去捂她的嘴,跺腳道:“這事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可千萬別在外頭人面前提起。”

我有那麽蠢嗎?

只是這個王、那個王的太多,想確認一下。

晏三合瞪他一眼。

她瞪我了!

她瞪我了!

我的心啊……

怦怦怦直跳啊!

裴笑趕緊背過身,捂著心口大口大口喘氣。

這人什麽毛病?

晏三合皺眉:“謝知非,你接著往下說。”

“於是永和七年春,皇上派漢王為主帥,鄭玉老將軍為副帥,再次出征韃靼。”

謝知非咬了咬牙關,將翻湧的血氣壓下去。

“可惜這一次,老將軍再沒能回來,永和八年十一月戰死沙場。”

“再等下!”

晏三合面容冷然,口氣嚴肅。

“永和七年出征,鄭家的案子是永和八年七月中發生的,老將軍是十一月戰死。老將軍知不知道自己家裏人,都已經不在了。”

謝知非:“不應該知道。”

晏三合眉一壓,“為什麽?”

“和韃靼的決戰在即,皇上、兵部一定會瞞下此事,以防擾亂軍心。所有一切,都會等老將軍打了勝仗回來再說。”

謝知非又補了一句:“這是行軍打仗的規矩。”

如果平常,晏三合多半會罵一聲:這什麽狗屁規定,一點都沒有人情味。

但此刻,她忽然覺得這規矩挺好,至少鄭老將軍死前沒有遭受萬箭穿心之痛。

“這仗最後打勝了嗎?”

“勝了。”

漢王凱旋而歸,老將軍魂歸故裏。

謝知非冷冷一笑,“我在想,這應該是冥冥之中,一切自有天意吧!”

氣氛一下子沉下來,再配著四周比人還高的雜草樹木,裴笑只想趕緊離開這個鬼地方。

“晏三合,你還有什麽要問的嗎?”

“有。謝知非……”

晏三合扭頭,下面半句話突然卡在喉嚨裏。

身側的男人一向挺直的脊背微微彎著,臉是蒼白的,額頭密密一層汗,像是虛脫了。

“你不舒服?”她問。

“有點喘不過氣來。”

謝知非轉過身,用力拍了幾下胸口。

九年了。

他第一次站在鄭家這片廢墟上,第一次和人說起鄭家人的點點滴滴,那種滲入到骨血的痛,如滾燙的巖漿噴湧出來。

鄭老大,鄭老二,鄭老三……

肖氏,許氏,林氏……

對於他來說,都不是冰冷的名字,都是一個個曾經活生生在他生活中出現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