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8章 一個故事(第3/4頁)

證交會回應:蘇伯拉從公共集資,就必須遵守證交會的各項法規。

蘇伯拉再反駁:我並未向公眾募集資金,撒哈拉集團是家族企業,投資者也都是我的家人,這是私募,可不是公募。

這種言辭顯然有些牽強,證交會就把事情捅到印度最高法院,傳喚蘇伯拉,準備在法庭上進行公審。

事情發展到這裏,其實還沒有到最壞的那一步,撒哈拉已經是一家龐大的私企,印度政府斷然不可能把它一棒子打死,但蘇伯拉太囂張了,他居然敢無視最高法院的傳喚,以陪伴92歲老母為借口,拒絕到場。

這可把最高法院的官員氣炸了,不久後,法院便向蘇伯拉下達最後通牒,立刻歸還所有投資者的本金和15%的利息,累計金額大約有2500億盧比。

這是印度歷史上最大的處罰金額,不過蘇伯拉既然敢藐視法庭,他自然也是有著後手,在短短兩個月內,他對外宣稱,已然將本息退還給了投資者。

證交會的人紛紛傻眼,這怎麽可能?蘇伯拉哪有這麽多錢?

其實啊,蘇伯拉是在掛羊頭賣狗肉,表面上退錢,其實是進行資金轉移,他讓基金經理說服投資人,讓他們投資另一個基金計劃。看得出來,蘇伯拉不想將資金放走,他這麽做,只是為了應付法院的判決。

證交會自然不吃這一套,要求蘇伯拉提供投資者的個人信息與退款收據憑證。

蘇伯拉也是硬氣,他幹了一件令人瞠目結舌的事:他調來127輛卡車,將3萬多箱文件、5000萬份資料運到證交會門口,顯而易見,蘇伯拉是在刻意為難證交會。

證交會的人也咽不下這口惡氣,他們以40-50人為一組,利用80台掃描儀,夜以繼日審核文件,並隨機抽取2萬名投資者進行信件回訪,但只有68人予以回信。

回信率如此之低,證交會完全有理由懷疑蘇伯拉給出的投資者姓名、地址是虛假的。

對此,蘇伯拉回應:投資者都是窮人,他們不會寫字。況且,都已經拿到退款,又何必再搭理證交會,顯然沒有回信的必要。

蘇伯拉公然挑釁政府的行為,自然吸引了公眾的目光。有些媒體也根據蘇伯拉提供的地址,進行走訪調查,但他們根本找不到投資者的存在,於是就有了蘇伯拉是騙子的猜測。

面對外界的巨大壓力,蘇伯拉有些頂不住了,為了緩和與政府之間的關系,他召集了全國各地將近百萬名基金經理,一起在廣場合唱印度國歌,此舉意在表明他的愛國心,又是在發出警告,你們不能搞垮我,否則100多萬人都將面臨失業。”

南易吧唧一下嘴,“蘇伯拉弄巧成拙了,輕輕松松聚集上百萬人,哪個當權派會不擔心,如果每人發上一支槍,他還不得打進新德裏。

那一刻,他的人脈關系失效了,最高法院簽署逮捕令,蘇伯拉鋃鐺入獄,但他拒不認罪,反而在監獄中寫了一本自傳,將自己描繪成一個自由鬥士。

並且,自蘇伯拉入獄以來,撒哈拉集團便藏匿了資金,並宣稱蘇伯拉一天沒有出獄,投資者別想拿到錢。就這樣,全國各地的貧民氣憤不已,將矛頭指向政府,斥責政府不應該蠻橫地將蘇伯拉關押。

後面的走向有點滑稽,僵持了兩年多一點,印度政府大概是和蘇伯拉達成了秘密協議,他假釋出獄,不久後,撒哈拉集團變賣不動產籌資21億美元用於償還投資者,但僅僅局限於兩家上市公司牽扯的業務。

證交會也表示,只會追蹤兩家上市公司的退款,至於投資蘇伯拉其他基金計劃的投資者,他們無權過問。”

南易呼出一口濁氣,晃了晃腦袋說道:“蘇伯拉大前年,也就是2016年假釋出獄,不到三年時間,撒哈拉集團借著房價、地價大漲的東風,如今的估值已經接近百億美元,而蘇伯拉依然擔任撒哈拉的主席。

眼見他起高樓,眼見他宴賓客,眼見他掘墳墓,風歇雨停,樓沒塌,反而起的更高了,像不像一出荒誕的啞劇?”

KiKi松開抱著南易的手,驚恐地問道:“蘇伯拉一點事都沒有?”

“表面沒有,私底下總要損失一點的。”

“那些貧民投資者呢?他們的錢呢?”

“暫時還沒有結論,可能永遠不會有結論,面對經濟危機,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稀釋,把風險進行合理分配,轉嫁到每一個人身上,這樣每個人分攤一點,不至於傷筋動骨,過一段時間就能恢復。

把蘇伯拉當成是一次經濟上的小危機,把進程掉轉過來,好像也不算太壞,只要媒體不提及此事,過段時間,人們自然就會選擇性遺忘,不會再有人提起。”

KiKi想不通,“可是,蘇伯拉憑什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