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3章 就是要安逸(第3/4頁)

幾個國際大品牌你一直有在接觸,你應該明白,它們的品牌溢價是你可望而不可即的,比較年輕的耐克已經三十五歲,要追趕時間沉澱出來的影響力,你需要多付出幾倍的代價?又有多高的成功率?代價你能不能承受得起?”

郭帥超沉默了一會,說道:“南叔叔,你的意思是讓我走網絡渠道?”

“這麽說吧,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無論是網絡還是實體,所有的買賣方式甚至是國家的運作方式,都沒有脫離地主的收租思想。

你在我的國家做買賣,你就要給我交稅,你在我的鋪面做買賣,你就要給我交租金,你在我的平台做買賣,你就要讓我抽成。

不管過去叫農業經濟、工業經濟、服務經濟,還是變成現在更新的體驗經濟、品質經濟、社交經濟的說法,形式上眾有千般變化,核心思想一直沒變,永遠是地主收佃戶地租那一套。

網絡營銷、網絡銷售在國內還算是比較新的概念,稅收政策還沒跟上,通過網絡渠道銷售,你可以節約不少稅收成本,這是其一。

其二,網購平台還處於蠻荒時代,大家都能看到它的潛力,都想咬下一塊蛋糕,最好是把其他人都趕走,自己一個人獨享。

現在還處於網購平台的燒錢期,遠遠還沒到洗牌期,你這個時候參與進去,找其中一家平台深入合作,你可以付出最小的代價,拿到最好的資源。”

南易攤了攤手,“合作細則該怎麽談,我想不用我多說,你做了這麽多年生意,要是不懂談判技巧,生意也做不到這一天。”

郭帥超點點頭,說道:“但是……南叔叔,我能看到電商有很大的發展潛力,甚至在未來會沖擊實體門店,但是我也堅信實體門店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實體門店通過視覺、嗅覺、觸覺、聽覺、味覺,全方位為消費者提供實物使用體驗、商品即買即提、現場導購咨詢,售後退換等服務,同時滿足消費者的情感訴求。

相反,電商平台只能展示圖片,消費者看不到實物,也摸不到,激起他們購買欲望的因素,我猜想有稀缺性,某些商品在實體門店找不到;便利性,在消費者附近可能沒有某種商品,他需要跑很遠去買。

如果某種商品在電商平台和附近的實體門店都有,那激起消費者購買欲望的因素只會是價格,網上的價格要比實體的便宜很多。

消費者注重性價比,為了提高銷量,網上的商家只能逐步壓低商品的溢價空間,長遠來說,通過網絡渠道銷售的利潤也得不到保障。”

郭帥超對電商的認知令南易有點吃驚,他組織一下語言,說道:“你的想法沒錯,一種新的模式只有在中期的利潤率是最可觀的,等到了成熟期,大部分利潤都會被地主吸走。

但是,你說的‘長遠’是多遠?五年還是十年?又或者十五年?

我們姑且假設它為十年,十年之後,店鋪的租金會漲到什麽地步?電商平台又會成長到什麽階段?到那個時候,人們的消費方式會不會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大家已經習慣網購?

大腦構築一條新的神經通道需要21天,這意味著一個新習慣的養成只需要21天,你會怎麽給自己的鞋子品牌定位?

如果是低端,建立品牌毫無意義,你只要靠著價格取勝就行了。如果是奢侈品……”

南易擺了擺手,“還是不說它,你根本沒能力賦予品牌夠上奢侈品的附加值,你的品牌溢價沒人會買單。最符合你需求的只有中端定位,李寧、安踏、特步、鴻星爾克等等,你只能跟它們競爭,你準備拿什麽和它們進行同質化競爭?

你有什麽優勢?

你比它們的老板都年輕,可以熬死他們?還是你會跳鞍馬,連拿十五塊金牌,獲得體操國王稱號?”

薛小閔聞言,噗嗤一聲。

南易狠狠地瞪了她一眼,警告她收聲。

“一個名牌的誕生需要歲月的沉澱,走得太快,缺乏一種厚重,缺乏融入消費者生命的陪伴與情懷。我們國人什麽都可以不要,就是不能沒有安逸,富也好,窮也好,只要安逸,一切都是可以接受的。

我們的國家每天都在變,日新月異,今天還在的東西,明天就不見了。生活的方式在變,謀生的方式也在變。

過去十幾年,人們極度厭惡一眼能看到老的生活方式,他們想走出禁錮他們的圈,想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的確,有不少人的生活方式往更好的方向走,比如你爸、你叔叔。

但有更多的人過得更加狼狽,別說看到老,他們甚至都不敢想自己老的時候會怎麽樣。

科技的進步,經濟的放開,促使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同時,有的人跑得快,比平均過得更好,有的人跑得慢,生活水平在平均線以下,生活壓力越來越大,他們找不到自己的安逸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