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0章 後次貸布局(第3/3頁)

“韓國是世界第九大能源消費國,但由於韓國自然資源的貧乏,其97%的能源消費依賴進口。過去幾年,韓國在液化天然氣、煤炭、原油的進口上逐年上升,為保障本國能源供給,韓國積極在海外需求能源供應與生產,與此同時在國內建有大型世界級的煉油企業。

世界十大煉油企業中,韓國就占了三個,韓國能源消費以原油、煤炭、天然氣和核能為主,能源消費中,原油占到41%,煤炭28%,天然氣17%,核能12%,可再生能源1%。

韓國93%的電力都由韓國電力公社供應,主要是火力發電和核電。韓國政府擁有韓國電力公社51%的股份。韓國很重視核能的發展,是世界第五大核電生產國。

為減少對常規能源的依賴,韓國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重視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發展。

1987年,韓國國會制定了《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發展促進法》,韓國政府對每個10年發展都制定《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基本計劃》。不過,韓國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研究起步較晚,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在市場上尚不能與其他常規能源競爭。

為此,韓國政府對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發展給予經濟和政策的支持。對於具有市場潛力的示範項目,政府最高補貼80%的安裝費用。

今年,韓國在‘10萬戶太陽能屋頂計劃’中為3000多戶安裝了太陽能電池屋頂的居民補貼了2359.7萬美元,我們南氏布局能源二十幾年,在太陽能領域有諸多的專利和產業,我認為我們下一步應該加強在太陽能領域的布置,特別是在亞洲地區,華國、韓國等。”

“按照華國經濟的增長速度來分析,華國有望在明年超越德國成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有望在五年或者更短的時間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華國是一片經濟熱土,我們應該增加在華國的投資力度,我所指的是絕對的外資投資行為,非之前我們在華國的布局……

華國和美國是當今世界的兩大主要經濟體,兩國關系的性質對全球貿易及金融體系的順利運行具有深遠的影響。通過商品、金融資本和人員的流動,這兩大經濟體正在逐步融合。

這些不斷增長的聯系現在當然已經遠遠超出貿易和金融的範圍,伸向地緣政治和全球安全等各種問題。因此使這一關系走上正確的軌道就顯得相當重要……

而看似矛盾的是,此次的次貸危機可能會使兩大經濟體更加緊密地擁抱在一起。

短期內,華國需要出口增長,以維持就業崗位增加並保持社會穩定。通過向美國和其他發達國家市場出口商品,華國繼續維持經常項目順差,因而它幾乎沒有選擇余地,只能利用積累的儲備資金購買美國國債,同時對匯率實施管制。

美國需要自願買家購買其國債以彌補預算赤字,而預算赤字因即將會執行的救助計劃和財政刺激行動肯定會增加。

這種關系無疑具有一些不健康的方面,導致兩國之間產生一些緊張狀態,雙方都認為對方獲得不平衡的利益。實際上,在世界性經濟困難時期,伴隨著全世界的金融市場和經濟活動衰退,以及危機余波在全球回蕩時各經濟體日益退縮保守以保護和隔離自身,這些緊張狀態可能會加劇……”

這次的會議是情策委的群體性會議,參會的人員很多,每個人就自己擅長的領域、熟悉的地域發言,一個個滔滔不絕,討論的內範圍非常廣,其間還有爭論,會議進行的時間很長,在冷泉鎮的山麓別墅裏,足足開了兩天。

在次貸危機掛在普通投資者嘴上之前,南氏已經是第三次就次貸危機開擴大會議,這次的會議主要針對次貸危機後時代,未來五六年的南氏投資戰略。

會議一結束,情策委又變得異常忙碌,各種指令下達到在各國的旗下企業,各種計劃開始實施。

開過會,南易沒有急著離開紐約,陪著不太忙碌的斯嘉麗出海玩了幾天,這些年他沒怎麽陪伴斯嘉麗,有機會肯定要彌補彌補。

南易回到京城的時候,已經是星期六的早晨,回老洋房洗漱一番,隨即著急忙慌趕去學校上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