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7章 行動代號“正義,555”(第3/4頁)

這些都是一個無良資本家應該做的,但幹工地的工人能享受到的人數卻是不值一提。更有甚者,化身罪惡之毒瘤,讓工人們一年白幹,黃國美的小黃系就這麽幹。

小黃系也不在正經的開發商之內,項目一個接一個,為了低成本運作後續的項目,黃國美會長時間拖欠上一個項目的工程款,即使資金已經回籠。

要知道債務這個玩意不但會轉移,還會憑空消失。

黃國美欠建築商的錢,建築商欠包工頭,包工頭拖欠工人工資;工人拿不到工資給包工頭下跪,包工頭良心不安,把車賣了請建築商吃大餐,好話說盡,哀求結賬;建築商解釋自己沒錢,都墊在項目裏;包工頭急了,一拳掄死建築商,或者要綁建築商老婆等操作,建築商無奈,只能變賣家產,跑了。

不管是死了還是跑了,反正債權人都會消失,這不,債務憑空消失。

即使不死也不跑,還是能拖就拖,只要拖的夠久就是勝利,時間簡直不要太奇妙,只要肯給它二十年,它能把一件可以拿獎狀的事情變成斬立決。

黃國美不但玩墊資、欠賬,支付土地金的時候搞分期付款,還開發了多種融資方式。

比如在銀根緊縮時,開發商可以通過高利貸借錢、利用信息不對稱賺取中介費、吸引跨行業投資、向外資投行融資等多種方式實現融資和退出。

高利貸借錢是指開發商拍得土地後,找民間借貸人以高額的月利率獲取過橋借款,用以支付土地出讓金或者股權轉讓金。獲取土地使用證後,向銀行申請貸款,用以償還之前的過橋借款。

如果銀行不同意貸款,開發商可以繼續向民間借貸者借貸,借新還舊,不斷循環。

利用信息不對稱賺中介費是指,開發商往往利用信息不對稱,先付股權轉讓或者土地拍賣的訂金,而後再將項目整體轉讓給其他開發商,從而賺取較高溢價。

吸引跨行業投資是指,通過出讓項目公司的股權來吸引其他行業公司進入房地產領域。

向外資投到融資是指,與外資投行簽訂融資協議,許諾外資高額的回報率獲得投資。

按照當下和前兩年房地產市場的規定,土地出讓金是必須交的,只有繳納了土地出讓金之後,才能拿到土地使用證。

但黃國美會要求手下人盡可能拖延繳納土地保證金和出讓金,盡管最終還是會足額繳納,但是利用這個拖延時間,可以讓他有更為充裕的時間盤活手中的資金。

黃國美的不合理要求有的時候手下十分為難,遇到有人訴苦,他立刻會斥責手下,“蒲你阿姆,花錢請你們連這點事都辦不好?”

在黃國美的施壓下,他的手下只能通過一切可能的辦法拖延各種付款。

前期項目融資到位後,正式進入開發階段,這時候,開發商可以通過讓建築承包商墊資來完成項目開發,以此緩解自己的資金壓力。

許多房地產項目,開發商只投入二至四成的資金,總承包商、分包商、鋼材商、水泥商,工程建設的整個產業鏈承擔了其余六至八的開發成本。

盡管如今已有規定,要求開發商自有資金必須達到三成五以上,但事實上,不少開發商壓根做不到,有些開發商甚至讓建築商從打地基開始,一直墊資到預售許可階段。

在房地產開發方面,黃國美大量采取了以上方式,小黃系地產公司拖欠了大量的土地款、工程款,這意味著黃國美實際投入地產項目的錢並不是很多,他主要是通過讓建築商墊資,來實現自己房地產業務的不斷擴張。

黃國美借蛋孵雞,吃相如此難看,為什麽還有人肯墊資呢?

一方面,墊資已經成為地產行業的潛規則,沒能力墊資,建築商很難拉到項目做,另一方面是黃國美的“財富”如日中天,一步步沖擊胡潤財富榜,建築商們都被他準首富的名頭唬住,認為小小的三五六億對首富來說毛毛雨。

黃國美出身草莽,又是走南闖北,見識過各地的商人,對大多數商人的心態把控很是精準,雖然在準首富變成胡潤富豪排行榜首富之時,面對媒體,他調侃此榜是殺豬榜,但其實他非常在乎首富的稱號,這個稱號能給他的投資帶去增值,也能讓他的商者無域繼續玩下去。

有些人在與他合作的過程中都抱著類似的心態,覺得黃國美在資金上不可能出問題,因此放心大膽地與他合作,殊不知,黃國美實際上早就算計好了,就是利用這些人只注重外在光環的狹隘,羊牯一只接一只往回套。

……

換了茶葉,重新沖了一壺茶,南易繼續給艾嘉介紹她看過的資料上沒有的內容。

“在華國,當樓盤封頂,開發商通過銷售回籠資金償還銀行貸款、支付建築承包商工程款。如果銷售形勢不好,或者銀行收緊房貸,開發商的資金鏈就有可能面臨斷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