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7章 斷金新策(第2/3頁)

打一開始,南易就不太管斷金樓的事,後來,龐二柱又在近前看著南家的變化,從一大家子圍著一家店轉,到開分店,又到南家人一個個跳出去弄新攤子,再到最後,一個南家人都沒有,只讓一個外人管著。

依龐二柱看來,南家已是家大業大,斷金樓對南家而言,就是一樁玩著幹的買賣,南家的實力又是深不可測,不說神龍見首不見尾的南易,新大兒媳聞人蘭月如今也是有一號的人物,就是老太太手底下都有一幫老毛子幫著做事。

若是他有二心,肯定落不了好,若是跳出去單幹,多半賺的還沒份子錢多,若是他在斷金樓倚老賣老,他也怕魚死網不破,南家就如同一座大山壓得他不敢異動,既然歪路不通,還是好好表忠心吧,這不,東家都喊上了。

“呵呵,龐師傅,東家這稱呼新鮮。”南易笑了笑,沒有讓龐二柱改口,而是緊接著說道:“現在紅燜羊肉這道菜的名頭在整個京城都挺響的,有做得好的,也有濫竽充數的。

這菜不便宜,按人數比例來說,吃過的人並不多,只是口口相傳,大多數人都聽過這名,也聽說這道菜好吃,沒吃過前,使勁把這道菜往天上捧,在想象中,這是一道猶如龍肝鳳膽般的菜。

名聲響亮,就會有人借名頭做生意,不管是不是正宗的紅燜羊肉,也不管菜裏頭有沒有羊肉,反正叫這個名把饕客忽悠到店裏就對了。

這天底下正經做生意的少,投機取巧的多,劣幣驅逐良幣,用不了多久,紅燜羊肉的名聲也該臭大街了。

斷金樓做這道菜六年了,想改個新名是來不及了,幹脆就把這道菜從菜譜裏去掉,往後要是老客問起來,照樣給他們做,新客面前就不要再提起了。”

“南生,其實紅燜羊肉這道菜名聲臭了也沒多大關系,三年前,斷金樓開始提價,同樣的菜,我們斷金樓賣得比其他飯店貴,這是因為我們用料講究、廚藝好,饕客吃的飯店多,有比較就知道我們的好。

斷金樓的新客能變成老客的人,都是對生活品質有追求的人,也是比較有錢的人,這種人不容易受到別人影響,有他們自己的判斷力。”

牛河說完,靜靜地看著南易,等著他發話。

南易略一琢磨,說道:“牛河,你說得有點道理,說到餐飲,我不如你見解深刻,那就先保持現狀,等紅燜羊肉真的臭大街了再做決定。

今天過來,說去掉紅燜羊肉只是順便,我主要想說另外一件事,等我說完,你們琢磨琢磨,看看對斷金樓將來的運營有沒有幫助。

1985年,現在的亞運村那裏出現了東北一條街,小雞燉蘑菇和今天的紅燜羊肉差不多,也是突然一下子火起來。

今天回過頭去分析一下原因,一是因為當年有大批知青從東北回來,他們比較接受東北菜的口味,二是剛剛告別物質匱乏時代,東北菜分量大,肉多,迎合老百姓到飯館解饞的心態。

小雞燉蘑菇,要說做法沒什麽稀奇,當年過來開飯館的東北人,沒幾個廚子出身,我去吃過一次就能比飯館裏弄得像樣。

之所以這道菜能火起來,關鍵在東北野生榛蘑,這個食材滋味濃郁,一開鍋蓋就能吸引食客,往往一桌要了,很快全店的客人都會要這道菜。

成也食材,敗也食材,東北飯館不到一年就黃,就因為野生榛蘑數量有限,價格越來越高,市場上很難買到,飯館不得不替換成人工榛蘑,它在外觀上與野生榛蘑沒有任何區別,但口味上差距很大。

味道不如從前,會去的食客自然就少了。

小雞燉蘑菇這道菜不在京城人的飲食結構裏,卻在一段時間賣得很好,就像流行歌曲一樣,它也可以算是流行菜。

再說這紅燜羊肉,龐師傅,它的來歷你清楚吧?”

龐二柱錯愕道:“東家,這道菜是你告訴我的。”

南易擺擺手,“我是問這道菜怎麽創出來的。”

“取了京城涮羊肉和山城辣味火鍋的精髓,把羊肉放到火鍋湯底裏燉。”龐二柱一句話把紅燜羊肉的真諦簡單明了地說透。

“嗯。”南易頷了頷首,“蓉城、山城的火鍋在京城紮根也有十個年頭,一直不溫不火,為什麽今年脫胎於火鍋的紅燜羊肉會火呢?”

說完,南易看向龐二柱,等著他回答。

龐二柱微微嘆氣,說道:“在過去,京城菜主體是家常菜、回民菜、魯菜和官府菜,從明代起,京城就以魯菜為尊,老京城八大樓,都是魯菜館,主打清淡。清代也是一樣,滿漢全席主打的還是清淡,京城傳統飲食沒有刺激性口味,注重滋補。

前幾年,羊肉的膻味開始變淡,到了去年,羊肉沒膻味了,清水涮羊肉已經涮不出過去的味道,需要靠重口來調,紅燜羊肉是這個原因才會火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