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3章 醫療投資(第2/4頁)

同時在巨大的生存壓力下,大型制藥企業之間也開始出現並購潮,眾多企業紛紛通過合並、聯盟等多種方式抱團取暖,從而獲得規模效應,並且組成了幾個界限分明的商業系,這種市場格局就猶如南易耳朵裏聽到的“自留地”模式差不多。

一直以來,日本的藥企都相對或完全依賴本國市場,走出國門的並不多,只有武田醫藥在六十年代走向海外市場,但拓張的速度不快,到了八十年代才算是加快了步伐,而到了去年,可以明顯感覺到武田的戰略開始調整,目光對準了全球。

武田是日本藥企的典型代表,也可以說是風向標,隨著武田的拓張步伐,其他日本藥企都會跟上。日本的不少藥企手裏握著具備國際競爭力的專利藥,在它們的國際化拓張戰略開啟之後,相信營收會大步提高。

營收既聯通利潤,也聯系股價,在即將掀起的日本藥企國際化浪潮當中,蘊含著不少的利益,南氏完全可以打一套組合拳——第三資本、蜥蜴人入股日本藥企,PY證券操作股市,如果有可能,還可以針對某個藥企進行做空,畢竟藥物事故發生的概率還是挺高的,特別是有人去推動的時候。

南易在本子上寫下日本、入股、股市三個關鍵詞,腦子裏的空間開始往西遷移,穿過東海來到國內。

改革開放是摸石頭過河,被摸的石頭裏面有美國、英國、德國、日本等等,無論是經濟還是醫療都在不斷地吸收這些先行者的經驗化為己用,針對醫療裏的醫藥行業來說,日本是華國很好的對標對象。

兩國在人口結構、醫藥政策、經濟文化背景等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因而日本醫藥行業的軌跡和經驗對華國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就目前來看,日本已經是世界上老齡化程度最高的國家,從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的25年內,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比提升了5個點,而1980-1995年,日本加速老齡化的時期出現,老年人口占比從不到9%上升至將近15%。

就目前的人口結構分析以及南易腦子裏的記憶,毫無疑問,華國在不遠的將來也會進入加速老齡化時期,當這個問題面臨的時候,完全可以再摸摸日本這塊石頭,吸收先進經驗,摒棄糟粕。

反映到醫藥方面,在價格上,華國以後肯定會執行降價政策,直接降價或醫療保險補償。

在創新上,日本從針對國內市場的Me-Better(仿制中創新)慢慢走向國際的Best In Class(同類最優);而華國已經顯露出Me-Better模式的苗頭,只不過有造不如買的論調影響,以及近幾年對醫療的財政補貼減少,醫院走向了“以藥養醫”的道路,在醫藥代表迎來致富黃金期的同時,大約會出現進口專利藥為先,國內盡管仿制的局面。

至於能不能在仿制中創新,那就真不好說了,畢竟研發投入太高、風險太大的問題是避不開的,哪怕只是改進。

對某些企業而言,可能會出現甲一意孤行投入巨資研發,把原來很漂亮的財報變得一塌糊塗,乙臨危受命挽大廈之將傾,卻恰好實驗室傳來了好消息,乙功成名就,甲愛誰誰的局面。

對另外一些企業而言,得了,別瞎想,洗洗睡吧,幾個鋼镚兒,還是掰開給工人增加點福利比較實際。感冒藥裏少摻點玉米粉,打中藥牌的別摻西藥,也能算是好人一枚了。

調侃之余,南易也清楚搞藥物研發的難度,生塵藥業一轉眼快十年了,利潤一直都還可以,可要說投入到有突破性的藥物研發中,還真是力有不逮,且也會阻力重重。

股東們年年拿分紅,心裏一直美滋滋的,突然分紅沒的拿了,還要把原來已經拿到手的吐出來,甚至要把身家性命壓上,可想而知,沒有股東會樂意,大約只有南易會投贊成票。

這也不是南易有多高尚,而是他底子厚,扛得住,而且,往惡意的方向拓展一下,當“乙”是個不錯的選擇,等股東們把錢燒光,要賤賣生塵藥業的節骨眼,如果研發已有曙光,南易大可全資收購爛攤子,接著砸錢,譜寫一段持之以恒負重前行,終於迎來奇跡時刻的佳話。

然後賤兮兮地說一句,我的成功在於堅持,最困難的時候我去賣過血,在成功前的一秒,我還有打算嘎腰子。

對華國藥企來說,實力不允許投入專利藥研發是一個方面,沒有動力是另外一個方面,除了藥企本身之外,保險也在深深制約著專利藥發展。

G2B除了銷售第三生物制藥的專利藥之外,也有居間貿易的業務,簡單點說就是代理一些新特藥,然後打開藥企打不開的市場,從中賺取一點差價。

這種不容易打開的市場想要打開,其中的成本可想而知,為了保證利潤,G2B在挑選藥物的時候,自然會選擇一些高價新特藥,而對於目標市場的選擇,有良好的人脈關系這是必然,其次就是看目標地的商業保險市場是否繁榮,大眾參保比率是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