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0章 下克上(第3/5頁)

南易看著宿舍的方向,嘴裏滔滔不絕,“還有心理疏導室,不能只等著工人主動上門,一線的管理人員平時要多注意觀察,精神狀態不太對的工人,要強制安排他們接受心理疏導。”

“大老板,王董平時很注意消防和工人的心理建設。”

“比現在的重視要更重視一點。”南易強調了一句,又問道:“職工委員會怎麽樣了?”

鄭曼麗笑道:“和大老板你當初預想的一樣,職工委員會後來發生了很多事,先是公款吃喝,然後巧立名目中飽私囊,1990年,又有兩個委員卷了委員會的錢跑了,到現在還沒找到人。”

“呵,現在呢,工會對接進來了嗎?”

“1992年,黨支部建立以後就向上一級工會提出書面申請,年中的時候,燕尾蝶的工會就成立了。”

“挺好,有些事情還是要國家單位來做才讓人放心。肚子有點餓了,就近找個小食堂吃點。”

燕尾蝶在補貼性質的大食堂外,又成立了小食堂,其實就是在大食堂裏隔出一些隔斷,租給外人做一些小吃的生意,既可以給工人多一些飲食口味選擇,也可以創收。

“這裏離第七食堂比較近,裏面的湘菜館老板手藝很好,剛剛又來了一批湘蓮和魚頭。”

“有口福了,冰糖湘蓮、剁椒魚頭都是我愛吃的菜。”

吃過飯,南易又去幼兒園、診所、醫院、電影院等近些年新增的配套看了看,隨著廠鎮裏人員的增長,配套也越來越完善,為了避免背上太過沉重的包袱,除了食堂會進行補貼,其他的配套都需要獨立做到收支平衡,最好是略有盈利。

雖然有盈利的要求,但對工人們來說依然非常實惠,不少配套並沒有單獨注冊成獨立法人,都掛在燕尾蝶名下,不需要繳稅,收費自然也不會太高。

去過電影院,鄭曼麗又帶南易去了南邊一片比較空曠的區域,在一片挖出來的池塘邊,左邊有一個奶牛養殖場,右邊有一個禽類養殖場。

“大老板,這裏養了三十頭奶牛,每天產出的牛奶優先供應幼兒園,有多余的再供應廠辦的中高層和關系比較近的商家,比如陳記,幾乎每一天都有幾十個工人過生日,廠辦需要在陳記長期訂蛋糕。”

看著牛圈裏的奶牛,南易問道:“荷斯坦奶牛在這裏一年可以產多少奶?”

“9噸左右,大老板,奶牛送過來的時候,有一份說明書,說這些奶牛一年可以產出20噸左右的奶,飼養員……”鄭曼麗的話戛然而止。

南易擺了擺手,“那是極限產奶量,涸澤而漁的做法,你看的那份說明書是給買奶牛的客戶看的,為了讓奶牛能賣上價。這裏弄精料不方便,奶牛的營養沒法保證,一年9噸的產量已經不錯了,產量再高,就沒必要自己養奶牛,不如直接從外面買牛奶。”

燕尾蝶這裏的奶牛飼養員是神農南糧委派的,過來探索非牧區高營養奶牛養殖方式,並核算成本,目的是給將來鮮牛奶直供業務打前站。

鄭曼麗問道:“如果精料有保證呢?”

“最多提高兩三噸,再多也不行,需要考慮奶牛的心理承受能力,奶牛和孕婦其實差不多,如果孕婦心情不好,精神壓力大,會通過腦作用影響到垂體,從而影響到催乳素的分泌,導致母乳分泌不足甚至斷乳,同時也會影響奶水的質量。

想要喝到高質量的牛奶,就不能讓奶牛的心理和生理負擔太大,要讓它們心情愉悅,吃好睡好,每天散散步聽聽音樂,偶爾再讓它們和帥氣的公牛約個會。”

“咯咯咯……”

看完奶牛養殖場,又去看禽類養殖場,說是禽類養殖場,其實養殖的主要是下蛋雞,同樣也是優先供應幼兒園,一瓶奶、一個蛋是幼兒園的孩子們每天雷打不動要有的。

看完禽類養殖場,又去北邊參觀豆漿生產廠,恰逢一鍋土法豆漿出鍋,南易喝了一碗,一勺醬油、一撮蔥,豆漿碰到醬油立即變得濃稠、渾濁,一點都不清澈。

土法到底是土法,生產工藝沒有十幾年後先進,豆漿的殘渣過濾不幹凈,不會只剩下糖和水,差評。

問了一下制作工人,一斤豆子只能出五六斤豆漿,更是差評,產出率太低了,整個廠鎮一天至少要供給5噸豆漿,這就是1噸豆子啊。

東轉轉,西瞅瞅,轉眼時間就到下午三點多,王豐泰回來了,人轉移到王豐泰的辦公室,先互相問候下家人,然後進入正題。

“現在有幾家外包?”

“五家。”

“找他們聊聊,問問誰想成立加工廠,我們提供訂單、技術、資金、人員扶持,進燕尾蝶未滿一年的外派工人都可以帶走。”

“大老板,你想訂單二次外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