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83章 曾經年少(第4/5頁)

這一環套一環的無奈,墾殖集團短時間內根本沒辦法提高生豬的出欄數量,範師傅雖然是同個村出來的企業,但還是對不住,我們愛莫能助,你們哪涼快哪呆著去吧。

肯特山、豬崽繁殖中心、豬大將三者之間雖然沒法達到內循環,但是一點都沒耽誤掙錢,而且把三者割裂開來看,其實都發展的很好,未來可期。

縱觀全國,目前有能力保障豬肉供應的只有各大肉聯廠,更精確的說是五川和中原兩個養豬大省的肉聯廠,春都、金鑼、鄭榮、雙匯四個牌子後面的爸爸全是肉聯廠,而且是四個同屬於中原省內的肉聯廠。

完全可以說現在的國內火腿腸市場只是中原的肉聯廠在搞內鬥,和其他地方沒半毛錢關系,外地佬誰敢跳出來,四個牌子立馬同仇敵愾,團結起來先把外地佬滅了,再繼續內訌。

範師傅現在面臨的情況就是內裏底氣不足,外有群狼環伺,即使有勇氣當一回孤勇者,展示一下雖千萬人吾往矣的豪邁,也找不到蹦跶的機會,沒豬肉生產個屁火腿腸。

國內找不到豬肉,南易為什麽不從國外想想辦法,不是有什麽神農南糧麽?

南易倒想,但是不現實。

目前國內的生豬養殖成本低於國外,生豬和豬肉仍屬於出口創匯物資,我們是豬肉輸出國,而不是進口國,想反過來從國外進口幾乎不可能。當然,國內也不是沒有從國外少量進口豬肉的先例,但那不是出於物資需求的考量,而是因為政治外交。

原本走不了大道,範師傅可以走小道,做不了豬肉腸直接上高科技生產雞肉腸、雞腸腸也不是不行,但其實……

南易喝光汽水,又讓小店老板拿了一根春都火腿腸,拿在手裏用手指彈了彈,火腿腸立即節奏感十足的搖擺起來,擺動的很有韻味;從火腿腸中間一掰,進行對折捏在手裏,然後放開,火腿腸嘣的一下,恢復成一條直線。

撕開外面的包裝,可以看到整根火腿腸並沒有斷裂,只是布滿了斑駁的細小裂紋,南易一扭,把火腿腸扭成兩半,一股清新的豬肉香味頓時從暴露的斷裂處彌漫而出。

火腿腸和火腿沒有半毛錢關系,但和豬肉的關系就大了,精肉、五花肉剁吧剁吧,攪拌攪拌,添加點調味劑、防腐劑,灌裝出來就是火腿腸,主要的成分是肉,而且是好肉。

可以這麽說,國內的火腿腸行業起調很高,一個個猶如國家隊出身的歌手,各種音隨便飆,根本沒有網紅配聲卡的立錐之地。

想象一下,一個大舞台上,前面唱的是《保衛黃河》、《映山紅》,這時候,網紅上台了,揮了揮小短臂,聲情並茂的說道:“現場的觀眾朋友們,跟著我一起喵喵喵好不好?”

別人用的是好豬肉,範師傅用豬皮、雞皮、鴨皮、雞架泥、雞脖泥、雞腸,再多加點劣質澱粉,生產出來的也叫火腿腸,配料表完全可以用大一號的字寫上豬肉、雞肉,比別人還多放一種肉,沒說的,良心企業,球優、系優、宙優。

其他的都有辦法糊弄過去,但是消費者的嘴就不好糊弄了,誰好誰孬,一吃就吃出來,範師傅一開始可以用低價搶占市場,然後坐看市場一點點吐回去。

雖然有高科技辦法改良範師傅火腿腸的口感,但是高科技它貴啊,與工業相關的所有東西都貴,用高科技調制比直接用好豬肉的成本還高那麽一點點,現在還沒到上科技和狠活的好時候。

若是範師傅一定要著急忙慌的上馬火腿腸,擺在眼前的只有一條路可以走——學習豆汁和高沫,把邊角料的孬貨做出文化屬性,爭取擠進“地道”。

當然,這條路太難走,要成功充滿了偶然性,還有一開始就要對消費者進行篩選,得把喜歡個性消費的消費者挑出來,從起步就要把品牌歸入小眾行列,靠跑量的產品變成小眾,這路不走也罷。

再說,萬一走岔路,會影響到範師傅的品牌形象,火腿腸玩不轉不說,方便面也會被連累。

心裏想著事,南易下意識的把火腿腸塞進嘴裏。

“肚子又餓了?”邊上的亓英問道。

南易擺了擺手,“沒有,我有在做零食小吃的生意,火腿腸也想過要做,在這裏正好看到就買來嘗嘗。”

“我說呢。”

南易掏錢付賬,順帶又買了一包不老林糖和眼寶羊肝羹,這兩樣好像是新玩意,當初冷妍和馬家雁並沒有引入到亞細亞,南易在外地也沒見過,從老板手裏接過東西,看了下包裝上的文字,發現就是奉天本地產的。

買好東西,南易和亓英兩人沒急著上車,沿著馬路牙子邊走邊聊。

等聊膩了,亓英帶著南易開始為招待他的晚餐準備食材,或許應該說熟食,跨區跑到大東門市場,找到一個七十多歲的老人家買燒雞,手推車,上面罩個貼著“張久禮燒雞”字樣的玻璃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