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20章 風起(第3/5頁)

忽然,他眼睛一亮,扔下抽到一半的煙,拄著單拐快速的往前奔去,奔襲途中,他還把手裏的一個塑料袋變拎為捧,離一個人剩下半米遠的時候,他輕喊一聲:“耿路。”

耿路一聽有人叫自己,就停住腳步,轉頭,循聲看向叫喊之人,見一個瘸子奔他走來,他張嘴就想問“你誰啊”,可誰知,他剛一張嘴,一桶金汁就從他的頭淋到腳。

“我操……呸呸呸……”

耿路一開罵就完蛋了,金汁順著鼻唇溝流到了他的嘴裏,一陣惡心,耿路頹然的蹲下去幹嘔,吐啊吐,一直到吐出來的比吃進去的更多。

趙瘸子就站在那裏看著,直到確定耿路沒什麽大事,他才嬉笑著扔下一句話:“這裏是京城,做人不要這麽橫,以後小心點。”

任務完成,報酬可以安心落袋了。

七十米開外,目睹一切發生的虎崽,拉了拉領子,淡淡一笑,轉身離開。

[大改過,我對不住大家,不改不行,改了發現不是我想要的那個味了。刪改了六七百字。]

還沒等和房翀吃上飯,南易就把房棟請到了老洋房,給他一個小活,在墻頭上加建一米五的鐵柵欄,頭不弄成箭矢狀,要搞成U型的,萬一有人非得爬,也減少一點出意外的可能。

南易很清楚,真有心非得在他這裏偷一著的攔不住,他就是想攔耿路這種無聊之人,想讓他們知難而退。

給房棟交代好院墻改造的事情,到了晚飯,南易又把房翀介紹給易瑾茹,在宮雪那裏住了一宿,次日上午去了一趟劉家,在劉家吃過午飯,南易又匆匆的離開京城。

四月中旬。

飛去紐約處理了南氏的公務,順便和大兒子相聚了幾天的南易,又再次踏上瓊島的土地。

幾年前,瓊島曾有一次發展高潮,八十年代中期,以汽車事件為標志,當地有不少老板從汽車事件起步發家。

走在瓊島還能時常聽到有人回味當年的盛況,某某某倒騰汽車賺爆啦,這是真正的發大財。

也有人講,那時候,會開車就有人雇你,從碼頭向外開車,一趟就是幾百元,一天還不開它個十趟八趟?

這是發小財。

前面幾年,瓊島上了幾個大型項目,做工程、賣建材,實實在在有一批人賺到了大錢。

這樣的財富故事,南易在椰城這裏聽到不少,他得出一個結論:對這種傳聞最好是一只耳朵進,一只耳朵出,加油添醋是八卦傳播者的本能,上嘴皮下嘴皮一碰,數字張嘴就來。

而且,還不排除羨慕或嫉妒者,大量的運用誇張的手法、強大的腦洞,聽者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把都市故事改頭換面成玄幻。

當時究竟是怎樣一幅光景,南易並沒有認真的去做過調查與研究,俗人一枚,事不關己的時候,南易同樣是一個八卦者,數字在他眼裏也是個娃娃,隨著他點綴。

反正,當年靠著汽車事件發起來的人總是有那麽一些,可能還不在少數,其中不少人把賺到的錢直接揮霍光了,並沒有留作種子用於錢生錢。

不管怎麽說,從那時候開始,瓊島開發、開放的序幕就被揭開了。

由於汽車事件,瓊島人對某位領導特別懷念,南易當初一上島就知道在秀英那邊有個海瑞墓,府城那邊還有一個五公祠,之前一直為了碎銀幾兩奔波,這趟再回來,他並沒有直接投入到工作當中,而是先去逛了逛。

對於海瑞,南易知道這個名字蠻早的,畢竟是課本裏有提到過的人物,曾經也不止一次把這個名字寫在作業本上、試卷上,可要說對其有深入的了解,這是很晚之後的事情。

而五公祠裏供奉的是唐宋時期被貶嫡發配到孤島的五位高官——李德裕、李Gang、趙鼎、李光、胡銓,在不同時期分別做過宰相或副宰相。

在五公祠瞻仰的時候,南易聽到了幾個當地人在那裏討論:“這裏應該再加一公,改成六公祠,他從粵省來到瓊島,來時沒帶一個旁人,走時兩袖清風。”

南易知道他們嘴裏說的“他”是哪位,只是涉及到政治生活的事情,他的八卦之火可不會冒起,聽了一嘴,腦子裏默默思考汽車事件對瓊島的影響。

積極的一面,它啟發了瓊島人民的商品意識,知道吃苦捱窮並不是天經地義的事情,瓊島人敢想敢做,骨子裏刻著一種難能可貴的質樸、耿直和執著。

千百年來,發配、貶官到孤島來的叛逆者帶來的影響,留下的血脈傳承、思想傳遞,已經融入了當地的傳統和文化當中。

遊了兩地之後,南易又來到望海樓附近,找到相熟的報刊亭,從售報老板那裏拿到請他保留的報紙,七十公分的厚厚一沓。

海邊的小酒館,依然是一覽無遺,撿兩塊石子壓著報紙,讓老板隨意上一暈一素的拼盤,南易持著油膩膩的手翻閱著報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