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18章 易瑾茹房蟲兒(第3/3頁)

他想去《京城晚報》登招聘人的廣告,報社讓他先去人才交流中心開證明,中心的答復是個體戶不能登招聘廣告,他情急之下就滿大街去貼廣告,結果下午果然來了四個人,定睛一看,是四個市容檢查隊的,讓他一張招貼罰款一塊錢。

就這樣,何洋的研究所幾年下來只有他一個職員,而他卻靠給企業出點子創了一條路出。

一家塑料廠的一次性塑料杯大量積壓,何洋出點子——把京廣鐵路沿線站名印在茶杯上,再印個小地圖,在鐵路沿線的火車上賣。

塑料廠一試,果然大靈。

一家燈具工廠的台燈賣不出去,何洋想起海灣戰爭中大顯神威的愛國者導彈,便建議工廠設計一種愛國者導彈形台燈,樣品拿到香塂的博覽會上居然脫銷,何洋收到6萬元酬金。

金華火腿已有800年歷史,但近年銷路不暢,何洋出點子說,為何不把火腿開發成罐頭食品呢?

就這一句話,何洋收到10萬元的點子費。

在任何時代,像何洋這樣的聰明人都是一個“寶”,而在當下,產品積壓和缺乏創意是所有大小公司共同的困擾,何洋似乎總是能夠一語點破天機,通過一些聰明的主意讓滯銷商品頓時變活。

如今何洋已經在京城這一片小有名氣,他就開拓了一下經營範圍,除了給人出點子,還開辦講座,南易剛才打電話的時候不經意在電線杆上一瞅就看到了一張小廣告,今天就有一場講座,他打算去聽聽。

到了中關村,尋摸到地方,花了九百大洋買了三張門票,南易三人坐進了一間原來不知道是什麽用途的房間裏。

一共四十來個座位,座無虛席,南易三人來得堪堪好,再晚點就沒位子了,四下打量一下,在座的不少人一眼就能看出來是開廠的私營老板,有的看著像是國營廠供銷科的。

別問南易是怎麽分辨出來的,這個年代信息交流還比較閉塞,不同職業的人,因為工作的環境不同,交際圈也不同,往往身上會透出不同的氣質,有的比較明顯,若是和南易一樣和各種人打交道,平時又比較細心去觀察和總結,自然能做到正確分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