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12章 挽大廈將傾(第2/5頁)

“呵呵,拆了能裝回去嗎?”

冼梓琳臉黑了黑說道:“大部分裝不回去,有的同學非常調皮,微機室的新電腦也敢拆,每年采購電腦就要花不少預算。”

“不用怕花錢,只要不是故意搞破壞,他們喜歡拆就拆,小發明家都是從拆開始的,我兒子鬧鐘、收音機不知道拆了多少,電腦也拆了幾台。雖然同學們長大了,大部分成不了發明家,可至少能讓他們養成探索的精神。”

看過微機室,三人接著又去了舞蹈室、勞技室、室內體育活動室、年少有為玩具廠研究所兼產品體驗室。

實際上,年少有為的產品最初的創意大部分還是來自南易,他把創意告訴範紅豆,然後範紅豆再引導完小的同學們往“正確”的方向集思廣益,這一步很難走,但必須這麽做,南易想讓完小的同學們獲得自信。

如果不是出於這個目的,完小集團完全可以獨立出去運營,撇除掉效率不高的兒童遊戲式參與,它的賺錢速度會更快,然而這樣做會背離南易的初衷,他情願看著完小集團被玩壞,從其他地方找補也要讓同學們玩下去。

到了校園的最深處,就來到一片花海和翠綠圍繞著的農地,冼梓琳介紹道:“這裏就是同學們學習農學的地方,經過同學們的討論,少數服從多數,這裏被命名為蟠桃園。”

走到一個15米×15米的水池旁,冼梓琳又介紹道:“這裏是墾殖集團贊助的海洋魚類觀察池,水是海水,魚也是海魚,一開始同學們根本不知道怎麽照顧,半個月就會死上一批,阿嬸只能派人過來幫著照顧,經過一年,同學們才算是學會怎麽照顧裏面的魚。”

南易走到水池邊,往水下看了看,水池裏比較典型的近海食用魚類幾乎都囊括,把它們放到一個小池子裏,養活還真有點難度。

看完海水魚池,接著又看了淡水魚池,然後雞鴨鵝、果樹、農田,只要適合這邊種植的幾乎都能看到,蟠桃園簡直就是一個微縮的嶺南農業生態圈。

轉了一圈,南易又回到剛才經過的一小塊農田邊上,盯著田裏的稻苗看了好一會才對冼梓琳說道:“怎麽想到在這裏種粳稻的?”

“有一天阿嬸派過來的老師說到了雜交水稻的歷史,說最早是一個美國人實現的雜交水稻,後來又是一個日本人實現了三系雜交法,只是他是在粳稻上做試驗,和我們國家針對秈稻不同,就有同學提出要粳稻和秈稻一起研究,將來推出文昌圍完小自己的雜交水稻品種。”

冼梓琳說著,臉上露出會心的笑容。

“哈哈,很好,我非常期待同學們能培養出畝產萬斤的雜交水稻。”南易爽朗的一笑,送上一個基本沒可能實現,但他又非常期待的美好祝願。

看過蟠桃園,南易的完小視察之旅也就結束了,教室那邊並沒有過去,站在操場,南易把派克鋼筆交給了冼梓琳,問起了老師們的待遇問題。

“阿哥,最近五年,按照範紅豆的提議,學校每年都會抽調一部分資金購入房產。”冼梓琳從兜裏掏出一個小本本,打開一頁亮給南易看,“深甽市區一共102套,羊城37套。

學校一共有教職工72人,除掉本村的10人,還有62人,其中有12人包括我在內是在84年之前分的房子,並沒有占用現在的房屋數額。

84年之後,陸陸續續又分掉32套,所以現在學校一共還有107套房產。”

“收回來的租金注入到了老師的旅遊預算?”南易問道。

“學校每年在春夏之交和秋冬之交組織兩次老師的旅遊,分成兩批,今年先去的,明年就後去,一年一輪換。租金被用來提高老師們在旅遊途中的飲食標準,上半年的租金用於秋冬旅遊,下半年的租金用於次年春夏旅遊。”

“嗯,繼續。”

“學校的老師都屬於民辦老師,學校按照國家標準,每月發放24元基本工資。”

南易:“教委有撥錢嗎?”

“沒有,沙角頭的民辦老師工資是鄉鎮統籌的,一年240塊,之前的鄭校長並沒有去申請,一個村只有一個名額,意義不大。”

冼梓琳翻動了一下手裏的小本本,“除了基本工資,老師們的獎金福利還包括高溫補貼、低溫補貼、防蚊補貼、防蛇補貼、交通補助、郵票話費補助、理發補助、置裝補助、牛奶補助、肉食補助、蔬菜補助、主糧補助、水果補助、女性生理期補助,這些大部分以現金形式發放,少部分發放實物。

另外,過年過節都會發放現金和應景的實物補貼,生日、婚喪嫁娶,學校也會有所表示。

以上這些分攤到每個月不足三百元,且不論課目和崗位,每個老師一樣,老師們的主要福利走的是完小集團的研發獎勵的賬目,待遇的不同也體現在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