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75章 惡心人的歪主意(第3/5頁)

只是劇本編好了,要它完成的使命卻沒了,不但不需要急著把攝影棚用起來,反而要排期。

到了攝影棚,劇組的人,除了一會就要拍攝吃飯場景幾個主演,其他人正在“儲物間”裏開飯,阮梅不在,這會她正在敦煌吃黃土。

經過滬海台的研究決定,還是讓阮梅出演了商青君,因此她就有了不少在敦煌和伯邑考、姜子牙的對手戲,也湊巧,姜子牙的演員同時要演王滬生他爹王子濤,而阮梅在《渴望》裏的客串角色就是王子濤邊上類似秘書的人物,只有兩場戲,出鏡不超過三分鐘。

來到儲物間,南易瞅了一下儲物櫃的顏色和上面的編號,還有屋子中間的那張圓桌就看著眼熟,這不是第一集劉慧芳給王滬生獅子頭的場景嘛。

《渴望》的劇情,南易已經忘得差不多了,可裏面關於吃的鏡頭,他卻是刻骨銘心,一點都沒忘。

看電視劇的時候,劉慧芳的生活水平,南易根本就沒達到,不管是獅子頭,還是劉慧芳她媽切的那塊至少一斤出頭的裏脊肉,他都未曾見過,甚至一度以為獅子頭是用獅子肉當餡做的肉丸子。

“夥食不錯,有多余的嗎?”

南易掃視了整個儲物間的人,在“劉慧芳”臉上多停留了一會,然後就放到鄭驍龍和王蒴的身上。

聽到南易的聲音,背對著南易的王蒴就轉回身瞅了一眼,“南霸天,今兒個怎麽會過來,不忙著在外頭摟錢了?”

“摟夠了,家裏的庫房裝得滿滿的,再多一錠也塞不下了,這不,還有幾百萬兩沒地兒放,想過來問問你家有地道沒有,要不放你家去?”

南易說著,坐在了王蒴的邊上。

“地道沒有,主意倒有一個,要不你把前門樓子買下來得了,改建一下,從九丈九拓寬到十八丈八。”

“買前門樓子是好主意,拓寬就不必了,就你個矮冬瓜,埋你七八個富裕,等把你埋了,我請仨戲班子,天天在城門樓子上唱《怒挖王家墳》。”

“你丫的說話還這麽損。”

“蚊子罵螞蟥,你咋還叮人呢。”

南易懟了一句,對幫他送飯來的劇組人員道了聲謝,拿起筷子,就把搪瓷茶缸裏的獅子頭戳了起來。

“南霸天,這次回來待幾天啊?”

開場互懟幾句,這是南易和王蒴見面的常規流程,過了,就可以好好說話。

“待不了太久。”

“晚上涮羊肉。”

“成。”南易應了一聲,又對鄭驍龍說道:“這劇要拍多久?”

“要是不出岔子,十月前能拍完。”

“明天走得開嗎?”

鄭驍龍點點頭,“可以。”

“明天我們聊聊廣告的事,具體的方案捋一捋。”

到了今年,對望北傳媒而言,國內的電視機普及率已經是百分百,會成為代理廣告企業潛在客戶的家庭,該買電視機的都已經買了,還沒買的,也能去鄰居家裏蹭或者去村裏看。

這時候國內不少村子的村委會都會買台電視機,晚上六七點鐘擺在曬谷場或者大會堂之類的地方供村民們收看,傍晚時分,村民們會聚集在村情報中心交流電視劇的情節,好人壞人、武功招式、新鮮玩意都在情報交流的範圍之內。

當初有些地方會設立單獨的知青點,也有的是分散住在農民家裏,這就給了某些農民架設大城市人脈的機會;恢復高考十好幾年,農村裏也有不少人考出來留在大城市;這兩年有不少人家續上了一門台塆親戚。

這樣那樣的原因,給了一些“情報販子”吹牛的機會,“南陳酒我喝過”、“劉慧芳吃的媽媽好餃子我也吃過”、“這裏我去過”、“這人我見過”等等,諸如此類的牛皮會在一個個村情報中心吹響,為了讓自己吹的牛皮更加響亮,情報販子總會搜腸刮肚用他們所有知道的詞匯來打扮牛皮中心的物件。

一個個村情報中心,就是望北傳媒的口碑擴散網,電視劇的植入廣告是這個年代品牌影響力、口碑傳播的利器,只要穩紮穩打,銷量暴增期注意把控好質量和服務環節,不迷失自我、不落伍時代,品牌活力可以堅挺的保持下去。

在攝影棚吃過飯,南易就告辭離開,他過來的最主要目的其實是看看幾個主演,既是為了滿足好奇心,也是為了認認臉,不出意外,《渴望》依然會爆火,除了植入廣告之外,可能還會找幾個主演拍幾支廣告。

……

南大街的涉外寫字樓,山の味國內的辦事處已經搬到深甽,這裏的辦公室自然騰了出來,望北傳媒牌子、根正苗紅的營業執照就掛到了這裏。

上了六樓,給宮雪打了一個電話,沒一會,宮雪就出來把南易帶進辦公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