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18章 南陳一大步,歪門邪道(第2/5頁)

“今年種糧食的變少了,月初又下了幾天雨,今年收回來的糧食大半還要曬三個日頭,耽誤了一點時間。”

交公糧有基本要求,糧食要好的,而且得曬的夠幹,上稱之前得在谷風車再走一遍,稱完裝進糧站的麻袋裏,還得扣一點損耗。

南易不清楚這個損耗有沒有統一標準,知道也沒多大意義,反正該扣多少都是糧站工作人員說了算。

農民要交的公糧包括農業稅,定購糧,也就是85年之前的統購,85年改成定購,按人頭和田地有一個固定的交售數量,國家按照市場價幾分之一進行收購,也就是國家會給農民錢。

不過,定購糧的錢,農民還不能直接拿到手,這個錢還得扣除三提五統以及教育附加費、公路建設費等地方上各種名目的費用,通常不可能有結余,反而要倒欠。

所以這時候的村幹部有一個很重要的工作——催農民補交提留款,要是家裏實在拿不出錢,村裏還會組織拖拉機幫農民運余糧去糧站賣。

余糧,過去叫愛國糧,之所以會叫這個名字,是因為更早些年糧食產量都不高,交完公糧,大隊剩下的糧食也就只夠分給農民糊弄一下肚子。

“肚子肚子,你已經十二分飽了,不能再吃了,再吃要撐壞了。”

“你個糟老頭子壞滴很,一共才喂了我七粒米,剩下的都是湯水,你糊弄鬼呢。”

就是自己的肚子都靠糊弄的前提下,還把自己的口糧拿去賣余糧支援國家建設,不是因為深愛國家不會這麽幹,所以才叫愛國糧。

“今年村裏的開支增了多少?”

“還好,沒增加多少,種地的人手雖然變少了,可添了你送過來的農機,糧食倒是多收了點,今年自己吃的口糧不用從外面買,裏外裏能省不少錢。”

“喔,人手夠吧,用不用我搭把手?”南易點了點頭說道。

“就快完事了,你先去家裏,淑芬在。”

“好。”

陳宗慶家裏,蔡淑芬站在放在太陽底下暴曬的糧櫃邊上,一只手裏拿著一瓶敵敵畏,另外一只手裏拿著折疊過的草紙,倒了一點敵敵畏到草紙上,然後把草紙塞到糧櫃的縫隙裏。

南易湊到近前看了看,說道:“阿嬸,書虱有點多啊,怎麽糧櫃裏還有米象?”

“上半年祠堂拆漏,叫了人來幹活,每天吃米多,我就把米放在糧櫃裏,這不就生米象了麽,南易你先等一下,阿嬸先把活幹完再招待你。”

“沒事,阿嬸你忙你的。我看敵敵畏剛開瓶,新買的?”

“前天買的,四塊五一瓶,年初三塊八、四塊,去年才賣三塊二、三塊五,價格漲的太快了。過磷酸鈣、碳銨、尿素都漲了一大截,種田越來越不劃算。”

南陳村種田的主力已經變成婦女,而且是四十歲以上的婦女,其他的要麽進村企,要麽就自己出去打拼,不管是做生意還是進服裝廠、電子廠,又或者在外面撿垃圾,都可以創造出比種地更大的產出。

“劃不劃算就不管了,地還是要接著種的,村裏糧食賣著便宜,可要從外面買,只能買高價糧,誰讓村裏人手裏沒糧本,供應糧可沒咱們份。”

“是啊。”蔡淑芬嘆了口氣說道:“南易,靠海的那一片地覆土已經做好了,你派過來的人說最好先種上三四茬牧草蓄蓄肥力,不過種不了幾年,容易又變回鹽堿地。”

“喔,阿嬸你還記得覆土之前土裏的PH值是多少嗎?”

“PH值……哦,想起來了,好像是8.2。”

“8.2啊。”南易琢磨了一下說道:“阿嬸,過幾天我叫個小鬼子過來,他是小型集約化農業方面的專家,讓他過來考察一下,給村裏制定一個農業發展方案,種主糧不劃算,種其他還是能掙錢的。”

“又是農機,又是專家,南易你要往裏頭貼多少錢,還是和宗慶說說,錢讓村裏出。”

“阿嬸,沒事的,以後再算吧。”

蔡淑芬藥完蟲,洗了洗手,就給南易端過來一碗擂茶,“天氣熱,功夫茶就不給你弄了,還是吃碗擂茶,冰過的。”

“正好,肚子也有點餓了。”

南易接過擂茶,一勺一勺的吃起來。

三點多,陳宗慶從外面回來,四點鐘,蔡淑芬就開飯,沒有酒,不到半個小時就結束戰鬥。

五點,祠堂裏,該來的人都來了,會議馬上就開始。

“睿武,你先來。”

沒什麽開場白的廢話,坐主位的陳宗慶直接指了指陳睿武,匯報工作的流程就開始。

“南陳建築和嶺南信托房產合作的花地灣107萬平米住宅用地已經競拍到手,競拍費用2.808億元,折合樓面地價為218元/平方米,其中我們出資1.6億獲得49%的土地使用權,並在拿地的過程中,花費了748.52萬茶水……沉沒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