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一百七十二

【讓你們重溫一下當年背《出師表》的“快樂”。對, 沒錯,就是那個“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的《出師表》, 阿鬥都快翻爛的《出師表》,這贈品不錯吧?

開玩笑的, 別走啊!!!《兵法二十四篇》還有別的贈品!】

顧清瑜剛說完就看到評論區全是“你是魔鬼嗎?還重溫快樂,這快樂還是留給你吧,溜了溜了”之類的話,雖然知道大多都是復制起哄的,但還是連忙挽留道。

大秦

聽到《出師表》等名作, 扶蘇等人眼睛都唰的一下亮了, 諸葛丞相!!

好一句‘千載誰堪伯仲間’,和《出師表》確實相配。

原來《兵法二十四篇》是諸葛丞相寫的兵書。

買!必須買!買兵書附贈三篇表文不說, 還有別的贈品,實在是太劃算了。

扶蘇:“父王, 諸葛丞相乃天下奇才,他寫的兵書肯定也是佳作, 我們買一本吧?”

秦始皇還在想《兵法二十四篇》是誰寫的呢,就聽到扶蘇的話, 不由看了他一眼, “這也是從《三國演義》裏看到的?”

扶蘇點點頭,“《三國演義》九十一回中提到武侯上《出師表》。”

秦始皇:“……你記得可真清楚, 沒少看吧?”

扶蘇心裏頓時咯噔了一下, 糟糕,會被父王認為是不務正業,小聲道:“沒有,也就看了兩三回。”

公子高見狀, 靈機一動:“父王,諸葛丞相發明了木牛流馬、孔明燈、連弩等好物,天幕說的別的贈品會不會是這些?”

秦始皇瞥了公子高一眼,他都不敢想會有這麽多贈品,你小子倒是會想。

你見過除了小說其他書有送這麽多贈品的嗎?

如果有,那他要懷疑那本書到底值不值得買了。

在秦始皇心裏,只有華而不實的小說才會送很多贈品,其他書沒這待遇。

公元前120年,漢武帝時期

劉徹挑眉:“朕記得那本《三國志》裏提到過諸葛亮著兵法二十四篇,難道就是此書?《三國志》裏還說諸葛亮死前曾將此書和造用“連弩”之法等畢生所學傳授給了姜維。

這本兵書會不會有“連弩”和木牛流馬等制作方法呢?”

在劉徹看來,這些東西可比所謂的《兵法二十四篇》重要多了。

尤其是能載“一歲糧”的木牛流馬,每日行程為“特行者數十裏,群行三十裏”,劉徹對此心動不已。

霍去病對《兵法二十四篇》也挺感興趣的,聞言不由道:“陛下有興趣不妨買下,沒準有呢!”

一旁的衛青嘴角抽了抽,淡淡地看了一眼霍去病,可惜霍去病不能理解他眼神中的含義,仍在和劉徹探討要不要買《兵法二十四篇》。

唐太宗時期

幾個武將嘀咕道:“《兵法二十四篇》?沒聽說過啊,是後世寫的兵書嗎?要不買一本?”看到那麽多名將上榜,沒上榜的武將酸了,也想提升一下自己。

“這本兵書是諸葛亮所著,”杜如晦道,還特意提醒:“三國時期的諸葛亮。”

武將們:“……”

“可是怎麽沒見過這本兵書?”

房玄齡解釋道:“梁有《諸葛亮兵法》五卷,又《慕容氏兵法》一卷,亡[1]。諸葛亮的兵法早在南梁時就失傳了五卷,現在還能找到的大多都是名家收藏。諸位沒聽過也是正常的。”

“那房公家中可有藏書?借我等看看?”

房玄齡:“……並無。”

“宮中有不少藏書,朕回頭讓人找找,不過這天下藏書最多的還得是世家。”李世民悠悠道,自南北朝後,世家崛起,可謂是“鐵打的世家,流水的王朝”。

朝代更叠如流水,遠不如世家大族穩固,藏書自然比不上。

李靖:“難道只有我一個人好奇後世是怎麽找齊諸葛亮的兵書的嗎?明明在南梁的時候就已經失傳了五卷。”

相隔了一千多年將近兩千年,後世是怎麽找齊的?

程知節:“那這書買不買?”南梁時就失傳,隔了幾百年,傳到大唐肯定失傳得更多,後世既然有全本,直接買全本多好。

李世民猶豫了會,道:“先等等,看看天幕說的贈品是什麽。”

【看,這是什麽?噔噔噔,孔明與孔明燈,背景是一片孔明燈的諸葛亮海報。近年來因為孔明燈發生的火災、事故等,國家禁制在公共場合以及具有火災、爆炸危險的場所燃放孔明燈。

身處城市的人應該很多年沒有見過漫天的孔明燈了吧?看看這張海報,發明孔明燈的人在橋上放孔明燈,算不算彌補一個遺憾呢?

不得不說漫天的孔明燈是真的好看!!不過也是真的危險,這種好看只適合出現在畫裏,現實中可不許學啊!!

除了海報之外,還有諸葛亮的扇子。不是羽毛扇,現在的羽毛都被拿去做羽絨服了,想做裝飾品一樣的扇子,做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