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一百六十四章 開國之難(第2/3頁)

元末的朱元璋,開局一個碗結局一個國;就連嚴格意義上不算大一統的宋開局都比滿清難,趙匡胤也不是吃素的,要是遇上這些滿清只有被滅的份。

不信一起看看各朝建國用時:

公元1583年努爾哈赤十副鎧甲起兵到公元1644年順治帝遷都北京,前後歷經61年,經過代帝王的不懈努力才勉強算入主中原(當時南明還在,大部分地方都沒被清軍攻下)。

大漢的開國之君劉邦公元前209年起兵反秦,公元前202年在山東定陶汜水之陽登基稱帝僅用時七年便完成了統一天下的大業。

漢光武帝劉秀於公元22年宛城起兵,公元25年在河北鄗城的千秋亭即皇帝位,到公元36年統一全國,用時15年。

唐高祖李淵公元617年晉陽起兵,到公元624年李世民在虎牢之戰中一舉殲滅王世充和竇建德集團完成統一,僅用時7年。

明太祖朱元璋公元1353年參加義軍,公元1368年建立大明僅10個月後就攻陷了元大都,公元1382年降服大理,統一天下,前後總共29年時間。

兩漢和唐明的建立沒有什麽爾虞我詐的宮廷政變或者黃袍加身,都是開國皇帝真刀真槍,一城一地打下來的。

劉邦,劉秀,李世民,朱元璋無一不是天縱奇才,甚至除了李世民之外,其余位都是白手起家,連十副鎧甲都沒有,朱元璋更是只有一個碗,最多的也就用了二十九年統一全國。

反觀清朝,號稱軍事能力最強的皇帝努爾哈赤被袁崇煥在寧遠城一炮給轟死。】

洪武時期

朱元璋一聽到和宋一樣被異族入侵,立馬想到了滿清,面色瞬間變得凝重起來,取代了明朝的滿清。

“都給朕閉嘴,仔細聽仔細記,一個字都不要漏下。”

話音剛落,朱元璋瞪大眼睛:“什麽!兩百萬農民起義軍?”

怎麽會有這麽多農民起義軍?當年的紅巾軍也不過十余萬啊!!

來不及多想,天幕的話一句接著一句,宛如炮彈一般向朱元璋轟過來,震得他臉色愈發難看。

聽到清軍十余萬人就吞下大明江山,朱元璋眼前一黑,再也撐不住了往後倒去。

“父皇——”藩王們驚呼,手忙腳亂接住朱元璋,嘴裏一個勁的喊“太醫。”

每次天幕出現太醫一定會在旁邊候著,免得有人氣急攻心暈厥過去,這回也不例外,太醫很快擠進人群,給朱元璋做急救。

紮了幾針後,朱元璋悠悠醒來,正好聽到努爾哈赤被一炮轟死,但他臉上毫無喜色,反而陰沉得可怕,“對面的皇帝都被一炮轟死了,為何大明還是亡國了?”

**

大秦

秦始皇面沉如水:“第一個大一統王朝是朕建立的!”為什麽沒有他?

有沒有搞錯?他建立的大一統王朝,劉邦是亂臣賊子,奪了大秦的江山,後面的又奪了大漢的江山。

明明他是第一個統一天下的皇帝,憑什麽沒有他?

漢高祖時期

劉邦得意道:“乃公白手起家,僅用七年便平定天下,後世無人能超。”唯一一個也是七年平定天下的還不是白手起家,真不愧是他。

朝臣們紛紛恭維。

“後世不行啊,居然屢次讓異族入侵中原,屠了這麽多城池,死了五千萬人。”大漢開國之初,最多也就一千多萬人口。

想到這裏劉邦忽然笑不出來。

公元前120年,漢武帝時期

劉徹沉著臉道:“非我族類,必有異心。異族入主中原豈會對漢人百姓手軟,後世經歷過一次居然還會放任這樣的事再次發生。”

哪怕一直主和不想打仗的汲黯聽了都痛心疾首,“一萬萬人的王朝居然輸給了百萬異族。”他是不贊成打仗,可那是他覺得打仗損失得更多,不值得。

可若異族入侵,不打造成的後果只會更嚴重。

霍去病:“再就業裏怎麽沒有我?我也想去那個朝代,打跑異族。”

衛青雖然沒說話,但緊握地拳頭從未松開。

唐太宗時期

尉遲敬德大聲道:“大明是沒有人了嗎?近千倍的差距還能讓異族入主中原?”

李世民吐出兩個字,“內亂。”國都亡了依舊黨爭不斷,可想而知明朝內亂有多嚴重。

“而且大明居然有兩百萬農民起義,比隋末那會還嚴重。”楊廣已經夠天憤人怨了,明朝的皇帝到底做了什麽才會導致兩百萬農民起義?

眾人感嘆朝代更替造成的混亂局面,連各朝代的開國對比都顧不上。

李淵倒是注意到了,但他以為是誇他,沒想到……又白高興了一場。同時心裏還有些微妙,大唐的開國之君是他!!

二郎是能打,但如果沒有他的支持,二郎哪裏來的兵馬糧草,哪裏來的家底?

不能因為他沒有上戰場,就把他踢出開國之君的列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