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一百五十二 一起練兵吧

【武則天捋清大明的情況後, 準備開始著手政務,她發現大明在中央集權上比大唐強太多了,權分六部, 廢除宰相, 由皇帝直接指揮六部;

錦衣衛偵緝官民言行,東廠牽制錦衣衛;朝堂上還有廷杖制度,皇帝可以在殿廷杖責官員……

武則天:!!這也太爽了!

別的不說, 就杖責官員這條, 真的不要太爽, 唐朝的大臣上諫不成就愛玩死諫, 皇帝當然不可能擔上一個逼死忠臣的名聲, 就只能捏著鼻子認了。

要麽同意,要麽就當做沒聽見, 哪像大明,居然可以在殿廷上杖責官員!!

有種你再敢嗶嗶試試, 敢嗶嗶就打一頓的感覺。大庭廣眾之下扒了褲子打屁股……就算不扒褲子打也是挺沒面子的。

還怪爽的, 沒少受朝臣氣的武則天如是想到。

大明的天下完全是皇帝的一言堂啊!

更別說還把科舉制改成了八股取士, 考試的內容是儒學的四書、五經,應考者不許發揮獨立見解, 這不就能完美杜絕文人寫詩罵人嗎?或者寫詩內涵人。

還有文字獄,要是唐朝有文字獄,當初那個噴她的駱賓王早就領九族套餐了。

瞧瞧大明的文字獄,翰林編修高啟作詩:“小犬隔墻空吠影, 夜深宮禁有誰來?”被腰斬。

禦史張尚禮作詩:“夢中正得君王寵,卻被黃鸝叫一聲!”下獄死。

僉事陳養浩作詩:“城南有安婦,夜夜哭征夫”,被投入水中溺死。

兗州知府盧熊把“兗”錯寫成“袞”, 被朱元璋視為不敬,斬。

中書詹希原給太學寫匾額,“門”字少最後一勾,被視為阻礙納賢,斬。

僧人來復作詩:“金盤蘇合來殊域,……自慚無德頌陶唐”,“殊”字被視為“歹朱”並罵太祖“無德”,斬。

朱元璋私遊一寺,見壁上有詩“畢竟有收還有散,放寬些子也何妨?”大怒,將全寺僧人都殺了[1]。

……

看著一樁樁文字獄血案,武則天忽然覺得當年的自己還是挺仁慈的,面對駱賓王的《為徐敬業討武曌檄》她都能誇一句文采不錯。】

武周時期

武則天表情變得有些怪異,嗯……仁慈這個詞和她應該沒什麽關系吧,而且還是書中的自己這麽認為,額…著實有些怪異。

一向被人罵“心狠手辣”“蛇蠍心腸”的武則天聞言難得蚌住了。

就連上官婉兒也有些意外,不過她更意外的是大明的集權制度。

大明是怎麽做到的?

正疑惑著,突然聽到武則天回了一句“大明無門閥士族,天幕曾說過黃巢殺光了門閥士族。”

原來是她不知不覺中把心裏的疑惑問了出來,上官婉兒蹙眉道:“可是提拔庶族寒門,最終也是會變成門閥士族的。”

武則天搖頭輕笑:“他們撐不到變成門閥士族的那一天。”

唐太宗時期

“九族套餐?”李世民挑了挑眉,“是誅九族的意思?這個說法還怪有趣的。”

“陛下!?文字獄可萬萬行不得,還有廷杖制度,若是設立這些,那今後誰還敢直言上諫?”

大臣們聞言快炸了好吧,身為禦史、諫臣本來就是要上諫的,還有詩歌文章什麽的,誰知道什麽時候會踩雷啊!

李世民:“朕就是說說,並無此心。”雖然確實有些羨慕,但天下變成皇帝的一言堂也未必是件好事,若是明君也就罷了,若是昏君、暴君,簡直就是災難。

至於廢丞相,權分六部,由皇帝直接指揮六部,也是一樣的,若是在位的皇帝是個明君且勤政還好說,若是個昏君,又懶政、惰政,也是個災難。

有利有弊,端看取舍。

大唐,尤其是中晚唐之後的皇帝們:文字獄套餐,想要!!

哎不對,這些詩有什麽不對嗎?看起來還好啊,至少沒有什麽“漢皇重色思傾國,禦宇多年求不得”“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

……

就這也好意思派發文字獄大禮包,天天被詩人寫詩內涵的他們說什麽了嗎?

大唐的詩人們:“……”嗯?文字獄套餐?怎麽會有這麽喪心病狂的東西?

連寫詩都要被限制,是沒事幹了是吧?

罵罵咧咧JPG。

唐高宗時期

駱賓王:“……”

**

洪武時期

朱元璋一口氣堵在喉間,臉色漲得通紅,瞪著天幕半晌也說不出話來。

藩王和大臣們都擔心他被氣出個好歹來,畢竟天幕說的文字獄案子全是出自朱元璋之手,眾人打了個眼色,連忙讓小太監去請禦醫。

朱棣試探地叫了一聲:“父皇?”

朱元璋咬牙切齒,“怎麽?你也要指責朕做錯了?”

朱棣連忙道:“兒臣不敢。”

朱元璋:“不敢就閉嘴。”

於是全場皆靜默,落針可聞。

【起初武則天接管大明的政務,插手國事還是比較順利的,但很快就遇到了麻煩,因為武則天想提拔一波心腹,建立自己的政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