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一百二十五 ·

唐太宗時期

武將們看到輕功合集的視頻眼睛亮得嚇人, 都快饞哭了,大宋朝居然有如此厲害的功夫!

有這功夫戰場之上那不是來去自如?

千萬人之中取敵軍將首也不是夢啊!

羨慕!!

誰說大宋只是文人的天堂,武人也很爽啊, 有這等出神入化的功夫做什麽不好,皇帝不給力, 那換一個給力的皇帝不就好了?

文臣看不起武將?那就打到服為止。

要是他們有這樣厲害的功夫,別說區區燕雲十六州,就是遼國、西夏、吐蕃都給打下來, 又不是沒打過。

就連李世民看了都艷羨不已, “宋朝居然有這樣的武功,實在是太暴殄天物了。”

這要擱大唐,封候拜將不在話下, 在大宋居然只是個護衛。

他們的將軍得有多強啊?

李世民忽然想到天幕之前提到過的嶽飛, 恍然大悟:“朕知道為何只有八大軍神了,定是宋後面的朝代沒有能超過嶽飛的將帥。”

換言之, 嶽飛是武將天花板。

靠!這大宋未免太讓人艷羨了吧?文臣武將都不缺就算了,還那麽富有。

**

各個朝代的古人, 上至君王, 下至走卒都對大宋羨慕不已, 誰小時候沒有羨慕過鳥兒能飛呢。

之前從天幕上看到人類借助飛機飛天已經夠讓他們震驚了,沒想到有一天會看到不借助任何東西也能起飛的武功。

卻不知被他們羨慕的大宋很迷惑, 大宋有這樣的功夫?他們怎麽不知道?

尤其是作為本書背景的宋仁宗時期

雖然明知包拯身邊並沒有這樣的奇人,但趙禎還是忍不住問了一句:“愛卿當真不認識書中的展昭嗎?”

這身手,這功夫, 誰看了不說一聲“少俠好功夫!”

包拯:“……臣確實不識得。”

書裏的包拯除了也叫包拯,和他真沒什麽關系啊!展昭也好,公孫策也罷, 他都聞所未聞,見所未見。

還有什麽屢斷奇案、斷案如神,他確實當過權知開封府尹,但開封府尹何等重要,豈容他長居此位,所以他擔任開封府尹後不久就調任了。

在開封府的時間滿打滿算也就一年半,因為開封府尹地位特殊,他能掌握的實權不多,並沒有像書中所寫的先斬後奏,想鍘誰就鍘誰。

他不過是斷了一些小案子,處理了一些堆積的宗卷档案。

遠達不到書中說的那般。

包拯正想著,就聽到趙禎說:“或許是你還沒遇到,他日若遇到了這個展昭,可別忘了把人留下。如此武藝,不為國效力多可惜。”

雖然總覺得哪裏不對的樣子,但包拯還是應道:“臣遵旨。”

**

民間百姓看到天幕上的輕功合集,自動腦補了展昭也是這樣一躍飛上岸,瞬間對包拯更好奇了。

同時包拯在眾人心目中的形象也更偉岸了,奎星轉世,又有能人相助,包大人肯定是好官。

……

【趙淩舒也不指望辦案的展昭能想起她還在船上,從而回來接她,轉頭吩咐船夫靠岸。

無論是溺死的人還是死後被拋屍的人死狀都不會好看,在水裏泡了那麽長時間,皮膚表皮發白、腫脹、皺縮是常態,泡得更久些甚至會脫落。

鑒於這個人是被釣上來的,說明屍體**的程度還不深,不然就直接浮到水面上了。

人死後一般需要三天左右才能浮出水面,由於人體的密度和水差不多,在放松的情況下密度會比水小,但在緊張的情況下密度會大於水,這就是遊泳的關鍵,越緊張沉得越快。

人死後呼吸停止,這個時候密度是比水大的,所以會沉入水中。隨著屍體開始**,體內會產生越來越多的**氣體,當屍體內充滿**氣體後,屍體就會慢慢浮出水面。

這個過程和水的溫度有關,夏天因為天氣炎熱,水溫升高,屍體**的速度會加快,浮上來的時間自然也會縮短;冬天則反之會變慢。

想到這裏,趙淩舒放心的撥開圍觀的人群一看究竟。

果然如她想的一樣,屍體**程度不深,還在她的承受範圍之內,按照現在的天氣,應該才在水中泡了一兩天。

趙淩舒讓公主府的侍衛將圍觀的人隔開,免得他們破壞現場。沒過多久,包拯帶人趕到。

開封府內城發生這樣的事,影響甚大,包拯身為開封府知府肯定要了解情況。

只是他沒想到,會在這裏遇到趙淩舒。

包拯看向一旁的展昭:公主怎會在此?

展昭無奈道:公主說要遊船,所以……

那邊,趙淩舒看到上次的仵作,直接吩咐他當場驗屍。

現場勘驗是很重要的,把屍體移走再驗屍和現場驗屍的效果可能會差很多。必須現場勘察,做好記錄再將屍體移走。

公主的吩咐,仵作不敢不聽,口含生姜防屍臭,用白酒洗手後,他來到屍體身旁開始驗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