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五十三章 燕雲十六州(第2/2頁)

這麽解釋地理不好的寶貝可能不太理解,那換一種說法,燕也稱幽州,也就是我們現在的北京;雲是指大同。這下知道燕雲十六州的重要性了吧?

自從燕雲十六州被石敬瑭送給契丹後,在很漫長的一段時間門裏,中原的北部天然防線丟失。

邊陲異族曾經不止一次的侵入華北平原,而且越過燕山山脈的這一大片華北平原根本沒有能夠抵抗異族騎兵的屏障,反而成為了異族騎兵的天然戰場[2]。

這就是為什麽北宋皇帝們這麽想收回燕雲十六州的原因。什麽,你們問南宋?南宋都自顧不暇了,哪裏還能顧得上燕雲十六州。】

大宋

到死也沒有收復燕雲十六州的趙匡胤:“……”

辦法很蠢的宋徽宗:“……”

自顧不暇的南宋眾皇帝:“……”

如何用一句話創死大宋皇帝們——告訴他們燕雲十六州從始至終都沒有並入大宋疆域。

大秦

秦始皇邊看地圖邊聽很快就知道了天幕說的燕雲十六州位於哪裏,燕國和趙國的地方,是在他手裏才正式連成一片的!

是屬於他的地盤!

這麽重要的地方居然送給了異族,秦始皇眉頭擰緊,後晉開國帝王石敬瑭,就這見識也能當開國皇帝?

他開創的皇帝制度在後世這麽廉價的嗎?是個人就能當皇帝?

漢武時期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這點道理都不懂,也配當開國皇帝?”劉徹無語地搖了搖頭,等等,後晉?

三國歸晉的那個晉嗎?

以晉為國號的果然不是什麽好東西。

三國時期

曹操聽到後晉第一時間門想到了竊國的司馬氏,“石敬瑭和司馬氏有什麽關系,為何以晉作為國號?”

程昱吐槽:“……後晉是北宋之前,唐朝之後的朝代,至少得是四五百年之後,就算有關系那這關系也太遙遠了。”

唐太宗時期

李世民聽得眼睛都紅了,“五百萬緡,按照一緡錢即為一貫錢的算法,那就是五百萬貫啊!大唐一年的賦稅都沒有五百萬緡。”

貞觀初年國庫窮得能跑馬,別說五百萬緡,他十萬緡都拿不出來。

李世民嫉妒了,“大宋這麽有錢嗎?區區燕雲十六州要用這麽多錢買?”這錢還不如給他呢,他分分鐘就把燕雲十六州打下,順帶還能去那什麽契丹人的老家逛一逛。

五百萬緡,做什麽不好?為什麽要送給契丹人,養肥他們?

雖然不是自己的錢,李世民還是覺得心好痛。

“觀音婢……”

【趙蓁瑜的想法很美好,但沒用,幾個將軍根本不聽她的。私自調兵可是死罪,他們又不是吃飽了撐著。

而且這些將軍裏還有兩個皇親國戚——李繼隆、趙延進。李繼隆是趙光義的李皇後的兄弟;趙延進娶的是趙光義原配尹皇後的妹妹,兩人都是趙光義的天然盟友,忠於趙光義。

趙蓁瑜這個太.祖的公主,背後還站著王皇後和趙德芳,他們明顯不是一個陣營。先前合作是借趙蓁瑜的公主身份,現在仗都打贏了,合作關系自然也就結束了。

趙蓁瑜又氣又急,十分不理解為什麽明明優勢在我方,卻非要等遠在十萬八千裏的皇帝下令才能進攻。

這要擱星際戰爭,蟲族都死好幾回了。

最可惡的是古代信息傳遞落後,傳個信息動輒就要十天半月,傳個來回黃花菜都涼了。

趙蓁瑜覺得機會難得,不想錯過,高層將領勸不動,她去遊說中層將領和底層士兵還不行嘛!

在大餅的誘惑下,趙蓁瑜還真組建了一支三千人的軍隊。

她帶著這支軍隊一路直奔雁門關。

但如何讓雁門關守將出關和她兩面夾擊遼軍也是一個問題,想到之前在滿城的事,趙蓁瑜決定打趙光義的旗幟,讓雁門關守帶兵出關攻打代、朔兩州。

她偽造了一封聖旨,就算趙光義來了都分不出來那種,成功騙到了雁門關守將。

此時的趙蓁瑜還不知道這個被她騙的雁門關守將就是後世赫赫有名的楊令公楊業。

她只知道這一仗打得很順,比在滿城還順。雁門關的守將配合得超好,簡直如有神助。僅僅半個月,兩支軍隊就拿下了雲、應、寰、朔、應五州。

楊家將流傳千年不是沒有道理的,楊業是一名悍將,領兵作戰的能力十分強。從北漢是五代十國最後一個被滅掉的政權就能看出來了。

是的,你們沒有聽錯。楊業是北漢的將軍,是降將。我們印象中的楊業是抗遼英雄,但其實他一生中最好的年紀都在抗擊北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