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五十三章 燕雲十六州

他們難道不知道按陣圖打仗敗多勝少嗎?難道不知道戰場上應該隨機應變的道理嗎?

不, 他們比誰都清楚,能坐上將領位置的誰沒帶過兵,沒打過仗?

當年滿城之戰, 太宗第一次留下陣圖, 李繼隆、趙延進、劉廷翰、崔翰等奉命按陣圖分為八陣, 然當時敵騎東西兩路來勢洶洶, 連成一片,見頭不見尾。

這麽危急的情況下, 崔翰等將領還在按陣圖布陣,每陣相去百步,把宋軍的兵力分散, 被分散的士兵眼見著敵眾我寡,心裏很害怕, 鬥志全無。

於是趙延進、李繼隆提出改變陣勢, 但劉廷翰害怕違背太宗的旨意, 事後被追究,更怕變換陣圖後打敗仗, 要承擔的責任更大, 並沒有同意。

是趙延進、李繼隆拍著胸脯保證, 無論勝敗都由他們承擔,才得以重新布陣, 最後三戰大破敵軍。

滿城之戰後太宗並無嘉獎。

趙挺進、李繼隆都是皇親國戚, 有底氣敢違抗太宗的旨意,他們沒有這樣的底氣,不敢擅自做主。

按部就班執行皇帝所發的陣圖,雖然打不了勝戰,但至少不會被治罪, 牽連家人。

如果真有人能廢除靠陣圖打仗的旨意,是個女人他們也認了。

總好過這樣窩囊的打法。

**

天聖二年(公元1024年),劉娥身穿帝王龍袍,參加宋廷冊封大典。

時人多有議論,尤以士人(讀書人)為最,但又不敢指名道姓的議論。

自從天幕出現後,他們就指指點點,指桑罵槐。

這次聽到講的小說以大宋為背景,士人更是口誅筆伐,聚在露天茶館、酒館裏大放厥詞。

“荒唐!身為一國公主,代表的是皇家臉面,怎可拋頭露面?去的還是軍營重地,這成何體統!

況且我朝公主貞靜柔美,從不議論朝政,無漢朝公主之張揚,無唐朝公主之跋扈。天幕這是抹黑我們大宋!”

“太宗皇帝乃千古名君,在位期間門擴大科舉取士,下令編撰《太平禦覽》《太平廣記》《文苑英華》等書籍,造福於天下學子。

先後收復漳泉、吳越、北漢,鼓勵墾荒,發展農業;廣納言路,懲治貪官汙吏,乃明君也。竟被後世如此詆毀……”

“女子短見,哪裏知道太宗的功績,看過幾本書就妄加評論,實屬愚昧。”

“天幕為何要說這些不安於室的女子?不知道會帶壞別人嗎?”說罷,壓低聲音,“先前丁相幾位大人都制止了上頭那位著帝王袞服入太廟,但自從天幕出來後,那位行事越發強勢,竟不再聽丁相幾位大人的諫言。”

“天幕誤我大宋!”

茶樓裏跑堂的小二不動聲色地瞥了他們一眼,暗中搖了搖頭,這都第幾批了,次次都是這幾句,要是不想看天幕回家去啊,聚在這做什麽?

還不是看別人能買天幕上的書,自己買不了,酸得唄。

【滿城之戰大獲全勝,也曝光了趙蓁瑜所在地點。趙光義對趙蓁瑜孤身跑到邊境的行為很不理解,瞬間門腦補了一系列陰謀,同時下令讓禁軍去將趙蓁瑜帶回來。

在趙光義派禁軍前往邊境的時候,趙蓁瑜正在慫恿邊關將領率兵和她去偷襲雲、應、寰、朔、代五州。

她說:遼國十萬大軍折損了將近三分之二在滿城,這會肯定請罪的請罪,檢討的檢討,顧不上西面的雲州,也猜不到我們會去打雲州。

我們從東面繞過去打雲州、應州和寰州,讓西面鎮守雁門關的將領率兵出關攻打代、朔兩州。

這樣雲、應、寰、朔、應五州之地就能收回來了,再加上先前周世宗拿回的瀛、莫兩州,燕雲十六州就回來了將近一半。

凡是看過以宋朝為背景的電視劇、小說的對燕雲十六州都不陌生吧?這可是北宋皇帝們上至宋太.祖,下至宋徽宗都心心念念想收回卻至死都沒收回的地方。

趙匡胤統一荊湖地區後專門設置了“封樁庫”,說:“石敬瑭為一己私利,割讓燕、雲諸州以賄賂契丹,使一方百姓獨陷境外,朕甚為憫惜。

等到此庫中滿五百萬緡,當向契丹贖燕、薊。如其不答應,則散此錢募集勇士,用武力攻取[1]。”

趙匡胤為了攢錢生活過得很十分樸素,他當皇帝之後穿的仍然是舊衣服,連轎子都是用後周留下的。

當時宋皇宮的宮女只有兩三百人,要知道以愛民如子著稱的唐太宗後宮也有三四萬宮女呢,更別提隋煬帝的後宮了,十萬宮女都是少的,這麽對比,趙匡胤真的很簡樸。

就連不幹人事的宋徽宗都有收復燕雲十六州的心,不過辦法很蠢就對了。

為什麽都想收回燕雲十六州呢?因為燕雲十六州是很重要的戰略地點,位於燕山山脈和太行山山脈集結處,是中原地區抵禦北方遊牧民族的重要天險,也是國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