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二十七章 二合一

哪怕天幕一再強調雜交種子不適合留種, 但誰看到這麽產量這麽高的糧食能無動於衷?

適不適合總要試了才知道,萬一能種出來呢?

種不出來也就損失幾石糧食,若是種出來那可是活人無數的救世良株。

這一刻, 所有時空的古人都迫不及待想知道書中的秦昭襄王有沒有種出高產的玉米。

【趙霏思來想去還是決定種蘿蔔刷經驗, 鹹陽不適合種稻谷,小麥玉米也只能一年一季,一年四季都可以種的蘿蔔比較適合刷經驗。

蘿蔔類都喜歡疏松肥沃的沙質土壤,且在播種之前還要堆大肥, 就拿胡蘿蔔來說, 照現代每畝地667平方米來算, 大概需要三千公斤肥。

也就是說哪怕只種半畝地, 也得施五百公斤的肥(戰國時1畝=現代0.29畝)。白蘿蔔的施肥量雖然沒有胡蘿蔔多,但也不少。這麽恐怖的施肥量, 當然是不可能在王宮中種植。

為了種植蘿蔔, 趙霏特意在鹹陽郊外買了一處田莊。值得一提的是, 秦昭襄王得知趙霏買田莊後不僅準她隨意出宮,還把那處田莊周圍的田都買下賜給趙霏。

老頭子非常好奇趙霏還能種出多少新奇東西。

趙霏種了兩茬蘿蔔, 終於升級拿到了胡蘿蔔種子。

胡蘿蔔畝產量沒有蘿蔔那麽高,但畝產也有四千斤左右。而且蔬菜儲存時間都不長, 要不是為了刷經驗, 趙霏是真不想種。

因為光是解決蘿蔔就很麻煩。

第一茬蘿蔔的時候, 秦昭襄王還派人來把蘿蔔運回王宮吃。第二茬時, 秦昭襄王已經不想看見蘿蔔了。

趙霏只好將蘿蔔賣掉。

然而當時的老百姓對新鮮食物的出現還不大能接受, 買的人並不多。能接受的王公貴族們在第一茬蘿蔔成熟的時候就被賜了一人一大車, 早就吃膩了。

最後只能曬成蘿蔔幹,才沒有讓蘿蔔爛掉。】

各時空的古人們羨慕嫉妒得眼睛都紅了,尤其老百姓。

他們在心中瘋狂呐喊, 不是的,他們很能接受新食物,只要吃不死沒有什麽是他們不敢吃的。連觀音土都敢吃,又怎麽會接受不了新糧。

除了野菜,他們可沒吃膩過什麽。

已經出現蘿蔔的朝代,已經開始懷疑他們朝的蘿蔔真的和天幕說的蘿蔔是一個物種嗎?畝產幾千斤,他們能畝產幾百斤已經很不錯了。

倒是一些種田經驗豐富的農人從中發現了一些規律,“後世種田似乎格外注重堆肥和病害預防,而且無論糧食還是蔬果都有一套完整的種植法。”

有人喃喃道:“這就是後世糧食產量這麽高的原因?”他們從記事起就在田裏討生活,至今還是靠老天賞飯吃,年年祈禱風調雨順,不要有災情。

豐年才能有余糧,災年一個不好就得賣兒賣女。要是能掌握種出高產糧食的技術,他們是不是就不用再害怕災年了?

【得知趙霏還要種蘿蔔,嬴稷坐不住了,連忙派了嬴政去勸說。

嬴政剛到就被趙霏捉了壯丁,她那麽努力升級是為了自己嗎,還不是為了他。怎麽能他在王宮享福,她在地裏吃土。

不行,大家一起勞動。勞動最光榮!正好讓他了解民生不易,以後少建宮室,多種地。】

秦始皇嘴角微不可見地抽了抽:“……”這麽多畝產幾千斤的糧食,他真的沒看出來書中百姓民生不易,種地辛勞。

只種幾畝地好意思說種地辛勞?

秦始皇忍不住想寫這本書的人真的種過地?這書裏內容該不會是假的吧?

【再說了,胡蘿蔔的營養價值多高啊!不僅有可以提高視力、治療夜盲症、抗氧化減緩衰老的胡蘿蔔素;還有維生素B、C,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等等營養價值。

從營養學角度來看,胡蘿蔔是可以補充古人長期缺乏的蛋白質、脂肪和糖類等營養。

在戰國這種物質匱乏的時代,胡蘿蔔簡直是寶貝一般的存在。這可是宋朝時才傳入中國的蔬菜,她提前一千五百多年送給他,讓他種種怎麽了。

於是趙霏心安理得地雇傭童工。

而且一想到秦始皇都是讓別人給他幹活,而她卻能讓秦始皇給她幹活,趙霏更飄了。】

真正的秦始皇嬴政:“????”你前面不是還說胡蘿蔔作用不大嗎?為了讓他幹活,胡蘿蔔就變成寶貝了?

李斯都忍不住偷看始皇臉色了,感慨後世可真會玩。

不過後世說的也沒錯,陛下十三歲繼位,從此只有他讓別人幹活的份,誰敢讓他幹活呢。

李斯想到這臉色微微一變,對哦陛下十三繼位,書中的陛下已經六歲了,還有六年書中的陛下就會遇見他。到時候書中的王太後也就是趙霏,不會說出他日後背主的事吧?

倒不是擔心書中的陛下處死他,書不過是後人虛構罷了,不足為懼;他怕的是陛下聽了又會對他起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