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第二章 扶蘇繼續社死

【王蓁本來想手抄好好表現一下自己,但是《孟子》全文有三萬多字,加上秦朝時的小篆筆畫又多又難寫,王蓁果斷選擇了讓雕版印刷上線。

三萬多字印成冊是沒多少頁,但是用竹簡書寫那可是以擔來計。

所以扶蘇收到這份禮物的時候是又驚又喜,愛不釋手,當即就帶著書跑去找王蓁。】

秦始皇心裏還惦記著秦是如何二世而亡,一心二用,一邊聽天幕,一邊設想亡國的種種可能。

冷不丁聽到天幕說王蓁造出了紙,又印成書。

他猛地轉頭看向扶蘇,“紙張輕薄,攜帶方便,聽天幕的意思只需幾頁就能把整冊《孟子》抄完。”

扶蘇茫然點頭:“天幕是這樣說的。”

秦始皇點點頭,直接發話:“下個月就是你的生辰了,生辰之前把紙給造出來。”比竹簡好用,比縑帛便宜,必須要造出來。

扶蘇懵了,都顧不上欣喜父皇竟然記得他生辰,“父皇,天幕說的並非兒臣啊!”

為什麽就不是呢?秦始皇忽然覺得有點可惜,“接著看就是,或許能從中學到造紙的法子。”

【王蓁早就猜到了扶蘇會來,特意備好了酒菜等他。這裏的酒菜可不是當時的大秦能做出來的。

秦漢時,古人所用的炊具主要以陶器為主,部分貴族用的青銅器。

陶器和青銅器導熱都不太行,加上當時沒什麽調料,做出的菜味道肯定不怎麽樣。

所以王蓁把鐵鍋弄出來了。大家都知道鐵鍋和炒菜是宋朝才開始盛行,實際上宋之前這兩樣就已經出現了,而且鐵鍋的歷史遠比炒菜更悠久。

鐵鍋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而炒菜最早的記錄是魏晉南北朝時期,賈思勰在《齊民要術》記載:“炒雞子法,打破,著銅鐺中,攪令黃白相雜。細軍蔥白,下鹽米,渾鼓,麻油炒之,甚香美。”

這就是我們現在所吃的炒雞蛋了。

說朝代大家可能感觸不深,就這麽說吧,魏晉南北朝和春秋戰國相距一千三百多年,這樣看是不是就能感受到鐵鍋和炒菜之間的歷史差距了。

是什麽造成這樣的差距呢?是油!炒菜沒有油不行,在植物油沒有出現時,動物油是古人唯一可以吃的油,而且他們點燈用的也是動物油。

古代人都吃不飽,哪裏養的起牲畜,所以動物油很貴,普通百姓根本吃不起,更別提炒菜了。

直到西漢時張騫出使西域帶回胡麻油,植物油才出現在人們的生活中,才有了魏晉南北朝的炒菜。】

“秦後面是漢?”秦始皇更疑惑了,自從天幕說秦二世而亡,他便想起了那句“楚雖三戶,亡秦必楚”,沒想到竟不是……

不過問題不大,有他在秦國就不會亂,一切都還有機會挽回。這天幕來的真是時候。

“都記下來沒有?”

“稟陛下,一字不落。”

大漢

劉徹聽到張騫出使西域時,眼睛都亮了,他派張騫出使西域的目的是要聯合大月氏抵抗匈奴,沒想到張騫還能帶回這樣的驚喜。

完全沒意識到如果不是天幕提起張騫,他都想不起來有這人。

“朕記得張騫是建元二年走的,都九年了。也不知他怎麽樣了。”劉徹悵然一嘆,他何曾不知道去大月氏必須要經過匈奴領地呢。

一直以來,他都以為張騫消息全無是兇多吉少。

如果天幕說的是真的,那張騫不止活著,未來還能為他帶回胡麻油。

“只是這西漢又是怎麽一回事?還有這魏晉南北朝。”劉徹皺起眉頭,難道大漢也分裂了嗎?

已知春秋戰國時期到魏晉南北朝一千三百年,春秋戰國後是大秦,秦之後是漢,額…漢可能分裂了,後面還不知道是不是魏晉南北朝,那西漢國祚多長呢?

……

【話題扯遠了,我們接著回來說王蓁給扶蘇準備的酒菜,有紅燒肉、紅燒魚、韭菜炒蛋、炒青菜、排骨湯,還有一瓶提純過的白酒。

秦國時酒的度數很低,不會超過十度,王蓁一下子把酒提純到了三十度,嘿嘿,你們猜她想幹什麽?

沒錯!就是你們想的那樣。只可惜男人醉了是真不行,王蓁沒睡成功。

咳,前面說了秦漢時的炊具基本上就是陶器和青銅器,又缺少調料,飯菜比較一般。扶蘇第一次見到這種色香味俱全的四菜一湯,完全抵擋不住好吧。

小菜一吃,小酒一喝,連來意都沒說明白人就醉倒了。】

這一刻,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扶蘇。

萬眾矚目的扶蘇瞬間漲紅了臉,這都什麽啊!那不是他!

這時,宮人來稟王賁求見,眾人紛紛移開視線,翹首以盼王賁的到來。天幕說王蓁是王賁的女兒,可王賁並沒有女兒,莫非是他的私生女?

扶蘇悄悄松了口氣,又有些慶幸,還好天幕說的不止他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