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164 電影節(第2/2頁)

“確實不錯。”顧熠點頭道,“就是時間太緊了。”

“我挺喜歡參加電影節的,特別是靈感不足的時候。”唐懋笑道,“獲獎倒是其次,重點來看看人家拍出了什麽好東西。”

參加AL電影節的一眾嘉賓裏,《山花》這一組是最放松的,電影早早上映完了,票房遙遙領先,而這裏的大部分電影都要在AL得到好評後才有登上院線的機會。

唐懋的熟人比顧熠多,兩人看完電影後,他便帶著顧熠去見了幾位導演,顧熠只在一旁聽著唐懋和導演們交流,多聽聽這些人的看法,對他拍電影也有幫助。

顧熠覺得這一天很充實,一點沒有浪費。

……

第二天,顧熠接受了幾家國內媒體的采訪,大多是《山花》上映時已經采訪過顧熠的媒體,問的內容也差不多———他對本屆AL電影節的展望、是否做好成為AL影帝的準備等等等等。

而海外媒體的采訪,圍繞的則是顧熠演繹戚澍這個角色的靈感來源,以及他在國內的成績———記者們最好奇的是《星際覺醒》的票房,以及顧熠本人參演電影的票房紀錄。

本地媒體報道顧熠履歷的時候,這些媒體大多持懷疑的態度,他們想從顧熠口中證實。

這天過後,AL電影節對各位提名人及劇組的采訪專刊出爐,顧熠的實績也在頒獎典禮當地傳播開來。

華國電影這幾年的商業成績一直備受矚目,無論如何,一位主演電影票房過10億歐的演員都值得敬重。

AL的影迷們開始對顧熠這個名字產生印象。

……

顧熠的紅毯禮服選擇很簡單,品牌方提供禮服,造型師挑出覺得最合適的幾套,反正他有紅毯有采訪,露面的次數多,品牌方又肯借衣服,他就一次性多借幾套。

奢牌方面同樣在關注本屆AL紅毯的動態。

作為品牌合作方的明星出場會稍早一些,而顧熠這種提名人出場則稍微晚一些,《山花》劇組來了制片人、導演和主演,制片人和其他導演洽談項目去了,就留唐懋和顧熠一起走紅毯。

“和你走紅毯,我自卑啊。”唐懋感慨道。

顧熠瞅他一眼:“之前咱倆不是一起走過好多次了嗎?”

“這不一樣。”唐懋義正詞嚴,“之前走紅毯是在國內,大家都知道我長得不好看,但現在,世界人民都知道我不好看了。”

顧熠:“那我一個人走?”

“不行。”唐懋再次拒絕了他的要求,“你得陪我上去壯壯膽。”

顧熠現在發現,話少有話少的好處,話少的人一旦開始啰嗦,煩人程度真的加倍。

但顧熠最終還是和唐懋一起走了紅毯,本以為紅毯現場的觀眾不會太多,但在紅毯兩側,兩人卻看到了許多華國面孔。

顧熠對著紅毯揮了揮手,引來一片關注。

今年的影帝提名人裏,他是最年輕的一位,他登台的那一刻,海外記者一邊想著「他是誰」,一邊最快得到了答案。

“顧熠這臉,穿塊破布都好看,光靠臉吃飯就足夠了。”《Movie》的記者感慨道。

“你到底是想看臉還是看他穿破布?”另一位記者問。

“都想。”

兩人的對話引來了一聲輕笑,卻有人補充了一句:“他確實可以靠臉吃飯,卻不小心考上了京大。”

記者們:“提這茬做什麽,看臉已經讓人很自卑了。”

記者們注意到,顧熠登場的時候,海外記者的鏡頭一直沒有停過,就算紅毯快結束了,依然有記者操著蹩腳的「gu」請顧熠看向他們的方向。

“有沒有發現,東西方審美其實是共通的?好看的人就是值得多拍兩張照片。”

“他們現在是這樣,拍電影的時候就不這樣了。”《Movie》記者嘆了口氣,“最近的那部《孤膽殺手》你們看過沒有?這是從哪兒找的醜娃娃,還非得安排一個亞洲人的角色。”

“他們只配看醜人,咱們就不一樣了,咱們有顧熠可以看。”

這麽一對比,記者們立刻就滿意了。

他們采訪海外的頒獎典禮多,看的海外影片也多,客觀來說,近幾年的大片裏,亞洲面孔的演員和好看都沾不上邊,他們每看一部這一類的片子,就要看其他電影洗洗眼睛。

《一枚信箋》被選中的幾率最高,因為沈遙的妝造相當不錯,顧熠的表演又很容易讓人沉浸到影片裏,只要看上一遍,立刻把醜人忘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