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保險

從容昭提出南北直道開始,所有人都覺得這條路不是那麽容易修出來。

就算容昭有這個決心,又背靠銀行。

但從南到北那麽長的一條路,就算一切順利, 也得修個好多年。

水泥或許快一些,可成本高了呀。

這漫漫長路,肯定得三年五載,可實際上, 就按照現在這個速度來看, 不到一年,南北直道就得建成。

據說, 容世子準備給這條路取名永明路。

皇上對此高興得很,一連給容昭送了兩次賞賜,要不是容昭忙著去開分行,還得時常叫到身邊隨侍。

容昭封不了, 安慶王又是異姓王, 就給王妃和老王妃封, 給足了安慶王府面子。

“這容昭, 實在是太會諂媚!”聞大人抱怨,語氣酸溜溜。

張丞相幽幽道:“你倒是想,但你能嗎?”

聞大人:“……”

——除了容昭, 誰能修條縱橫南北的路去奉承皇帝啊?

這絕對是真本事!

與此同時。

除了南北直道被熱議外,大雁銀行也始終在百姓熱議當中,前面存的錢被順利取出,後面敢存錢的人就越來越多。

臨府的銀行是大雁朝第二家銀行。

容世子親自主持銀行開業,臨府和京城近, 有京城那邊的渲染,臨府人對銀行接受良好, 一開業,就有無數人存錢,還有不少人購買國債。

國債剩余數量,每日都在減少。

當然,也有不少人始終保持警惕,不敢將銀錢存在銀行。

比如臨府某條巷子裏面的劉老頭。

“你們在做甚?”劉老頭好奇地探頭看。

巷子外,好些人聚在一起,寫寫畫畫,不知道在做什麽。

聞言,其中有一人頭也不擡,回道:“算利息。”

其他人大概已經算出來,美滋滋討論。

“我家的錢今兒又給我下了一文錢的崽!”

“哈哈哈,我也是。”

“我有兩文錢。”

“你買的是國債吧?國債利息高,但是取不出來。”

“怕什麽?不就是一年而已,快得很。”

“我也是這麽想的,今兒這兩文錢,我們家的糧錢有了。”

“我再多攢攢,等有個十文錢利息,就去給我家丫頭買件衣服,她那衣服破爛得很。”

……

聽著他們都在盤算利息,劉老頭心裏有些不是滋味。

他手背在背後,回到了家中。

正好看到不成器的兒子從屋裏竄出去,他忙道:“你去哪兒?”

“爹我出去玩會兒!”

說完,兒子已經一溜煙跑遠了。

劉老頭總覺得不對,趕緊回屋去看,果然,他藏在床頭下的幾個銅板已經不見。

劉老頭罵道:“這個不成器的東西,就知道偷錢!”

他老婆從灶房出來,擦了擦手,揚聲問道:“咋了?你叫喚什麽?”

“那個臭小子又偷錢了!”劉老頭氣得不行。

“啊?”婦人也是當即一急。

劉老頭咬牙:“不能再這樣下去了,他現在偷幾文錢,長此以往,以後可能就會偷更多的錢,我們把錢存起來吧,存成定期。”

別人家的錢都是在銀行下崽,就他們家的錢放在家裏,還可能越放越少。

婦人忙道:“早就該這樣了,我看最好買成國債,時間不到,都不要去動那個錢,咱倆身體還很好,一年出不了什麽事情……”

銀行一開張她就想存錢,但她家老頭怕錢沒了,不願意放在“別”的地方。

老頭一咬牙,“行,就買一年國債,一半的錢買國債,一半的錢存定期。”

說完,他帶上老伴,兩人將家裏這些年攢下來的錢全部找出來。

一起去了銀行。

百姓們關心銀行,關心存款利息。

那些生活一時有困難的人,關心貸款。

而商賈們更關心交易市。

柯盛安又去高麗運了第二批糧草回來,這一批糧草運回來,再加上大雁朝接下來要進入收糧階段,這個戰爭年的糧食危機就能安穩度過。

當然,花掉的錢也不少。

柯盛安回到京城的時候,已經是五月底。

他這趟從四月出去到現在,不過兩個月,一開始沒覺得京城會有多大的變化……

直到他看到了排著長隊的銀行,以及銀行旁邊的那棟小樓。

大雁銀行屬於只有一道門,很難看到裏面到底是個什麽場景。

但交易市卻是各種窗戶大開,能看到裏面的人頭攢動。

柯盛安還沒靠近,就見一個年輕人從裏面沖出去,往對面的茶樓跑,同時喊道:“快!到了一批江南的麻布,他們急出貨,質量不錯,價格低!”

瞬間,好幾家茶樓都有人跑出來,往小樓沖進去。

“讓一讓,賣麻布的是誰?”

“賣給我,我有一批陶罐質量很好,你可以優先購買?”

“到底什麽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