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長路

其實很多百姓一開始不理解, 為什麽修路要從宮門口開始。

宮門口不是有路嗎?

而且宮門口這條路是最寬敞最平整的一條路啊!

每天都有人整理這條路,只要不下雨,這條路就平整至極, 就算下雨,這條路也比其他路好一些,不會那般嚴重的泥濘不堪。

然而,就是這麽平整的一條路, 今日開始重修。

說重修不恰當, 就是讓人從新建的工坊挑著一擔又一擔奇怪的東西。

而後,幾個工部的匠人和安慶王府的匠人一起, 將這些東西倒在地上,用兩塊平整的鏟子,將這些東西抹在地面。

很快,一條深灰色看起來很平整的路就出現了。

這一幕, 霎時間讓無數圍觀者瞪大眼睛, 驚嘆出聲。

“這是什麽?”

“這是路嗎?怎這麽平整, 可以走嗎?”

“圍起來了, 應當是不讓人靠近。”

“這到底是什麽啊?這是路?”

……

許多人都在旁邊圍觀,十分好奇,還有幾個湊熱鬧的世家子和官員靠近容昭, 詢問:“這到底是什麽啊?”

容昭微笑回答:“此為水泥,待四日後凝固,就能在上面行走,平整光滑,如平整的石路般堅硬。”

這年頭修路最難的就是搬運石頭, 平整路面,但有了水泥, 這路修起來就簡單多了。

“!!!”

眾人一驚。

容昭擅長經商,但卻不是那種十項全能,就像她不會做熱武器一樣,她一開始也做不出水泥。

但她大致知道成分,去年就開始讓人府上匠人研究,有了些成效。

前些日子將匠人送進工部,拿了永明帝的旨意,工匠努力,終於制出水泥。

於是,水泥路就在這麽平平無奇的一天當中,誕生於大雁朝的京城。

修水泥路招了很多工人,能去修路的需要本事,工資也高,但有把子力氣的挑夫也能去工坊幫忙擔水泥。

給的銀錢不低,導致周圍許多鄉村的漢子都入了城,幫忙擔水泥,掙些銀錢。

銀行不吝嗇花錢。

流水的銀錢花出去,每日那條路都能修出去好長一大截。

目前主要是在修京城內的道路。

路不能踩,所以每條路都只修一半,官府下了禁令,修好的那一半四日內,誰都不許去踩,否則就算是違法,要賠償。

不過四日而已,百姓們都看稀奇,倒是沒有意見。

只因著路只剩下一半,狹窄了許多。

有些官員就不大高興了。

宮門口都修了水泥路,只給他們留下一半,從京城坊市去皇宮,有一條窄道本來就只能過一輛馬車,如今還修一半。

他們去上朝,要不只能走路,要不就是騎馬。

像張丞相這些官員,又要早起半個時辰。

這幾日抱怨聲很多。

“這什麽路啊?竟然還不能走。”

“昨兒有人摸了一下,是軟的,什麽路能是軟的?”

“容昭這個人,就是太會折騰。”

“據工部官員說,這路的成本還不便宜,真是瞎折騰,浪費錢!”

……

就在這種抱怨聲中,四天過去。

第一日修好的路取了兩旁的禁止標識,工人們開始修另一半。

張丞相早上暈乎乎起床去宮中,先走一段土路,土路的一半是還有禁止令的水泥路,走了很長一段時間後,土路修水泥路,他又得走上修好的水泥路。

張丞相抱怨了一句:“真是折騰。”

想到這路是軟的,他暈乎乎、小心翼翼踩上去。

而後——

嗯?

嗯?!

這路竟然是硬邦邦的!

又平又硬。

張丞相的眼睛當即就瞪圓了,整個人都精神起來。

他下意識往前走,每一步都踩得很實,還十分平整,這種平整是整修再好的土路都比不上的。

他越走越快,越走越心驚。

平整,堅硬,沒有灰塵,沒有泥濘,一點也不起伏……

張丞相只覺得這條路走起來都要輕松很多。

很多,他便走到了宮門口。

他看到徐尚書正從宮門折返,暈乎乎走著這條路,似乎還在驚訝當中。

張丞相:“徐大人,你這是作甚?”

徐尚書:“這路真是奇哉怪哉!”

張丞相:“……”

前幾日的抱怨聲,在踏上水泥路的那一刻,全部消失,甚至全都變成了驚訝和期待。

這樣的路若是鋪滿大雁朝……

從水泥路正式能行走,每日上面都有許多看稀奇的人,他們走來走去,時不時發出驚嘆之聲,十分震驚。

從官員到商賈,再到百姓,無一不好奇。

“這路竟然是硬的!!”

“天啦,若是有這麽一條縱橫南北的堅硬路段,從此以後,南來北往,多方便啊。”

“別說縱橫南北,就是只修一段也是好的呀,以後下雨再也不會泥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