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七章 石國城外挽天傾(下)

迎春堡在萬歷城的西面四十多裏處,作為地處石國城平原上,隸屬於萬歷宣慰使中唯一一處依山建立的堡壘,迎春堡歷來是萬歷城牛羊肉的主要供給點。

因其地處丘陵山區和平原的分界點,風景優美乃是萬歷宣慰使十一堡中最先見到春天的,所以起名為迎春堡。

但這個堡壘並不大,方圓只有接近四裏的樣子,用石塊夾雜著夯土墻建成,堡中有六十余戶人家,堡外有大概四百戶左右。

堡主王六郎五短身材,看著平平無奇,但實際上心狠手辣,年輕時,是鄆州天平軍中都很知名的跳蕩兵火長。

他這種長得跟個矮陀螺式的身材,能比高大的甲士少負重十斤左右的甲,同時因為身材矮小,能更加靈活的從長矛森林中鉆過去。

只需要一面小圓盾,一柄骨朵,就能在戰場上起到鋼錐的效果。

開始,王六是有些恨朝廷,恨神都皇宮中的張皇帝的。

因為在他被發配到河中過程中,他的長子和續弦之妻因為水土不服和疾病先後去世,時常午夜夢回時,王六就覺得心裏發堵。

這都是朝廷狗官們做的孽,要不是他們強行把自己一家驅逐到萬裏之外的河中,長子和續弦怎麽也不會死。

可是到了河中幾年之後,這份恨意,竟然很快就被沖淡了。

無他,朝廷給的太多了!

在張周以前,中原朝廷對於西域和河中的態度,在某種意義上,是作為一個‘血包’存在的。

剛開始是作為夾擊匈奴和突厥的抗揍、出兵的血包。後面是通過絲綢之路不斷向關中輸送物資的真正血包。

既然是血包,朝廷勢必就不能讓安西漢兵擁有太大的自主權。

因此不管是兩漢的西域屯田兵還是大唐的安西軍,他們固然能享有比內地官兵更多的自主權,但究其根本,仍然是給朝廷打工的打工仔。

他們在安西通過各種途徑獲得的財貨,大部分最終都通過這種政策和手段,落入了關中勛貴們的腰包。

以至於到了武周後期,內地人視去安西當兵當官為絕路,能不去就不去,去了的也基本就守著幾座大城市,近似於擺爛。

如果不是出了個高仙芝,他膽大包天,強硬截流一部分本應輸入到關中的財貨來養安西軍,讓安西軍在他手裏再一次煥發了光彩,然後以戰養戰練出了幾萬甲士。

安西軍的戰鬥力,應該是唐軍中衰退的最快的。

史載高仙芝極為貪財、橫征暴斂,還大量賄賂朝廷高官,除了自身的品德因素以外,要維持安西軍戰鬥力和特殊地位,也應該是很重要的原因。

歷史上高仙芝不得已退守潼關,結果李隆基只聽了邊令誠一番讒言,就決定讓他去陣前斬殺高、封這樣的國之重將。

未必沒有高仙芝在安西時的做派,給深宮中皇帝留下他就是這樣人的深刻印象,老糊塗因此不假思索就下了令。

但到張周那就不一樣了,王六這種大老粗都能很輕易的感覺到,過了疏勒漢人的地位就猛然上升。

管你在中土是個什麽惡棍敗類,只要能提刀斬人,那你就是爺。

別提王六這種專業人士,就是一個普通人,只要你身強力壯敢殺人,就能得到幾百上千畝地,幾十頭大小牲畜和兩三戶土著人當奴仆。

張周在河中,除了碎葉以外,那是真的跟出關漢人共天下的!

張皇帝面對大臣們勸解不應該在河中大搞封臣,恐會引發叛亂割據的威脅是這麽回應的。

“這個天下,就是誰出力最多,誰就能吃最大快的肉!”

“移民到了河中還想徹底割據獨立,那就是朝廷百官無能!”

“就算河中不復為國家所有又如何?他們照樣說漢話、遵漢禮,子孫仍然是漢人就行。”

有了皇帝直接的支持和背書,這些年到河中的漢人,基本就遵循一個模式發展。

即先到朝廷河中行營官衙租借武器、甲胄、戰馬等,然後就以幾十上百人為規模,到處占領耕地、草場,逮捕當地百姓逼迫他們臣服自己。

地位稍微穩固後,就立刻上報給朝廷衙門,衙門派人核驗後,就會頒發給他們金印,登記戶籍圖冊,派遣工匠修築城池。

他們原本租借的兵器、甲胄、戰馬等則就地轉為生產貸款,允許他們用三到五年的時間來還清。

此後只要每年準時上繳賦稅和償還貸款,那就是封臣了,在受到大規模襲擊的時候,就能獲得衙門派兵支持。

同時,每年衙門還會定期組織訓練,然後大規模南下或者西進襲擊、掠奪人口和財富。

這種日子,對於中原的農夫來說,實在是太危險了,跟亂世沒什麽區別。

但是對於章保義、宋黑山和王六這樣的殺才來說,簡直就是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