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五章 吾在天南自為王(第3/4頁)

大喜之余,張賢存宣布各府縣明年春秋兩稅減半,引得全場歡呼,匍匐在地山呼萬歲的百姓遍布全城。

隨後,張賢存又命人將這些狗頭金打包完畢,全部送往神都洛陽孝敬父親張聖人。

與這些狗頭金一起動身的,還有昆侖奴男女幼童數百,他們會到皇宮中擔任未來的宮女和內侍。

……

靜海軍,吳昌文正在四處合縱連橫,一會做出樣子要出兵鎮壓誰誰,一會又擺出一副苦口婆心的樣子到處講道理。

他所做的一切,就是為了湊齊韓國公張昭駿要求的二十萬貫。

吳家全部金銀錦帛等加起來也只有十三四萬貫,剩下的都是糧食、甲胄、武器等必須要保留的,是以吳昌文必須要找到‘融資’的對象。

那麽,有人願意跟吳昌文一起出錢嗎?

有!因為吳昌文這人,小聰明還是不缺的。

他放出話去,說韓國公之要二十萬貫,就可以讓交州的靜海軍如同漳州的清源軍一樣,獲得半獨立的地位。

那麽只要湊齊了這筆錢,他吳昌文就能得到交州郡公或者安南郡公的爵位和交州府尹、交州兵馬督監的職位。

其他出資人則可以由他舉薦,得到其余各州的長史、鎮遏使等文武官職。

這相當於什麽呢,這相當於是來給已經進入吃雞決賽圈的十使君和吳家解套,只等朝廷的詔令一下來,大家就各奔東西,把以前主動放棄的州縣搶回來,各過各的。

所以,吳昌文的這一套,還是很有一些家族動心的,打了這麽多年,不免也有些人不想繼續打了。

當然,也有不相信的,或者不是不相信,而是不服吳家繼續爬在大家頭上的。

但這只是吳昌文該頭疼的事情,張昭駿的計謀反正是成功了。

因為吳昌文這麽一搞,立刻就讓其余十使君以為吳昌文已經把朝廷的路子走通了,他們立刻就放下了心裏對於朝廷的戒心,專心和吳昌文拉扯。

……

神都洛陽,紫微宮貞觀殿中燈火通明,上百內廷中書省昭武學士、瓊林學士,外朝尚書省翰林學士都被皇帝召集在了大殿中。

他們與皇帝一起,在浩瀚如煙的記錄和圖冊中,仔仔細細的梳理著安南一地在大唐幾百年的時間中,所有被記錄在案的的信息。

之所以這麽興師動眾,是因為張鉊心裏清楚,安南脫離朝廷控制,可以說是中國幾千年來最慘重的損失,沒有之一。

什麽外東北,什麽藏南,什麽外伊犁,什麽外蒙古,所有的損失加起來,都沒有安南丟失帶來的損失大。

要是在後世,共和國能擁有安南之地,憑我們的能力,那將是一個不亞於珠三角和長三角的經濟重地。

更重要的是,共和國的手,能直接伸到東南亞的腹心。

咱們甚至可以直接成為東盟的一部分,在東盟內部當盟主,牢牢掌握這個巨大的市場。

順帶死死掐住日韓的脖子讓他們不敢肆無忌憚的當狗,甚至在不滿意的時候,能輕易打爆袋鼠的腦袋。

所以,在解決靜海軍問題之前,張鉊必須要深入了解,到底是什麽原因,導致了靜海軍在此時的丟失且再也回不來?

苦等大半個晚上,報告終於出來了,一個讓張鉊有點詫異的結果是。

靜海軍之所以反復鬧獨立,最大的問題就是,他們為什麽要把辛苦開拓的成果上交國家這個問題。

這就像是一個大家族中不太受重視的庶子出門創業,雖然他確實多多少少借助了家族之力,但他本人不這麽認為,他認為自己獲得的這一切,都是他流血流汗得來的。

眼看家族好像沒出多少力就拿走了相當大一部分紅利,他心裏的難受與日俱增,到了最後,如何將所有成果都留給自己,就成了他最大的心願。

所以,在國家興盛之時,比如大唐時期,安南交州成了海上貿易的關鍵城市,還是昆侖奴輸入大唐的最大基地。

唐軍從這裏南下,或用戰爭,或用購買得到大量昆侖奴,然後在交州城進行統一的培訓,最後轉賣到中原。

在這個過程中,整個安南的漢人移民群體都得到了好處,加上海貿帶來的繁榮,他們自然願意支持國家。

可是等到南詔幾次全取安南,以及大唐的衰落導致再也用不起昆侖奴。

交州地理位置又比不過北邊的廣州,自然而然的很多功能都被廣州給虹吸走了,衰落的非常快。

這隔著千山萬水,原本的好處也沒了,還要每年將賦稅押解到中原去,一進一出兩面受損,不滿的滋生是極其快速的。

而為了不繼續將賦稅解送給朝廷,最好的辦法就是鬧事。

這是經濟上的原因,文化上就更誇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