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三章 聖人,你真是神仙啊!(第4/5頁)

少府監也是個極會來事的人,他見張鉊是要樹立典型和施恩,當即把手一拱建言道:

“聖人,今年的耕種已經結束,若是賜一頭犍牛,他們還要馴服和養膘,反而加重負擔。

不如直接賜帶崽母牛一頭,這母牛性情溫順,稍稍養一下明年照樣可以耕地,只是沒有公牛力氣大而已,牛犢子養到明年也就快兩歲了,訓練一下也可以開始耕田。”

少府監的話還沒說完,男人噗通一聲,直接就給少府監一個大禮,嘴裏喊道:“官人大恩,仆結草銜環也報答不了啊!”

犍牛這種生物,可不是那麽好驅動的,這玩意越是健壯的脾氣越大。

且它們也有感情,但凡入手不好好養一段時間培養感情,你想讓它聽你指揮,那是相當困難,它甚至可能更想一牛角讓你從眼前消失。

而且在這個時代,給一頭牛養膘,也不是那麽容易的事。

但帶崽的母牛就好多了,母牛溫順好養,也能耕地只是力氣小點而已,牛犢子養養,到明年也能幫上一點忙,且從小養大感情跟深厚更好驅使。

最重要的是,牛跟人一樣都會流產、難產什麽的,所以一頭沒有生過崽的母牛,它是存在很大不確定的,而一頭正直生育年齡且已經生育過的母牛,可就要好的多了。

男人家得到了一頭可以順利生產的母牛,那在鄉裏間,可就是一個聚寶盆啊!

只要花點錢,每不到兩年就能得到一頭強壯的牛犢子。

很多時候,一家農戶擁有一頭健康母牛,在好世道裏,那就是發家的資本,所以,男人才這麽激動,以至於想給少府監下跪。

張鉊了解到這些細節之後,當即就同意了,還自嘲的笑了笑,果然,什麽耕錯禮,親耕等,還是做戲的成分更大一些。

不過,此時確實是個好機會,在皇後曹延禧和一眾妃嬪賞賜了女人十匹布和兩樣首飾之後,張鉊就跟附近各鄉裏的農夫們,就在這戶農家的院子裏拉起了家常,鼓勵他們多生產、多生育。

其實根本不用張鉊鼓勵,這家農戶和鄰居們羨慕的眼睛都紅了。

早知道生得多不但稅交的少,還能得到一頭帶崽母牛以及其他賞賜,早就也生他十個八個了。

恰在此時,一南一北同時來了一支帽後插著野雉毛的急使隊伍。

張鉊先讓從南來的急使趕過來,“福建行省平章衙門有急報到,平章劉再升,行省按察使留從效上報聖人呢。

漳泉二州占城稻大獲豐收,經過三年實驗,占城稻穩定上田畝產五石,中田畝產四石四鬥,下田產三石七鬥,漳泉二州可復種三季。”

唐代的石,各個時期出入都不小,張鉊建立張周之後,將公石定為後世的一百一十斤左右,且永不易改。

因此這就是說,在漳泉二州,上田能產五百五十斤,中田能產四百八十四斤,下田能產四百零七斤。

當然,這個數據,肯定是復種三季最後的總產量,但即使這樣,每收一季,下田也能收一百三十五斤左右。

看著不起眼是吧,但是占城稻的下田一季的產量,已經很接近尋常中田的產量了。

且由於它上中下田的畝產差距並不大,這表示占城稻可以不跟其他作物爭奪肥田。

另一個好處就是相當抗旱,一個水稻能抗旱,簡直就是最優良的基因。

同時,歷史上占城稻是可以在河南偏南地方種植的,北宋有記錄汝州等地就可以種,產量還不錯。

就算河南不像福建那樣可以種三季,但按照兩季來算,下田也能有兩百七十一斤的畝產。

這比起現在河南下田的一百二三十斤的畝產,這已經翻倍還有多了好嗎?

在這麽大的產量差距,以及好種植、抗旱等優點下,占城稻沒香味,難吃,粗糲不容易下咽,被形容為遠不如粟米香甜等等劣勢,還重要嗎?

一點都不重要!再是難吃,再是歷史上經常出現民多不願食等記錄,但它也比草根樹皮觀音土好吃。

張鉊拿到這張奏報,看著隨信使一起出現的一石占城稻,激動的渾身發抖。

好啊!有了占城稻,江南、江西、福建、兩廣甚至山東河南都能大面積種植了。

有了這樣充足的糧食供應,他的夏君夷民才能實施的下去。

周圍的農夫等到弄清楚之後,齊刷刷眼裏冒光看著張鉊,無限崇拜的看著皇帝。

“聖人果是天上神仙啊!有了這樣的稻米,小民等就再也不會餓肚子了。”

皇後曹延禧聞言,也是激動地眼淚含含,她帶著文官武將、內侍宮人,朝張鉊緩緩下拜,“天生聖人拯救萬民,臣等為陛下賀!”

“哈哈哈哈!”張鉊狂笑幾聲,歷史上多言占城稻如何如何,但只有身臨此處,才能切身感受到它所帶來的沖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