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三章 聖人,你真是神仙啊!(第3/5頁)

此外,除了未婚少女以外,年三十以下寡婦也不許守寡,年三十以上,三十六以下的寡居之婦若是要守寡,必須由耆老向縣衙申報,並由縣令批準。

在我大周,不結婚生子就是除了拖欠稅款以外的第二樁大罪,就問你們怕不怕?

而且在實際執行中,層層加碼的現象不要太多。

張鉊與諸位參知政事們商議的法令是相對柔和又考慮到方方面面的。

但到了縣令手中,基本上每年縣內新增多少新生兒,成婚多少對新人,促使多少寡婦再嫁,鰥夫再娶等等,都已經具體量化了。

現在張周的大部分縣令,縣尉和吏員們,基本都成了媒婆和催生隊員,全國上下掀起了一股成婚和造人的狂潮。

張鉊這次到許昌府來,就是專門為一對夫婦來進行封賞的。

我張聖人看了看左邊習慣性躬著腰的男人,精瘦精瘦的,手粗腳大,是個典型的農夫。

至於遠處那個在跟皇後尬聊,總是想要滑到地上去女人,更是小小巧巧的,不知道哪這麽能生。

這對夫婦在十六年中,共同生育了七男五女十二個孩子,養活了其中的十個。

要知道,我張聖人穩定天下形勢,恢復一定上的法制和秩序,也不過才五六年。

這對夫婦的長子出生的時候,後晉還沒建立呢,誰知道他們怎麽能在那種混亂時期,還有連續生孩子的勇氣。

那邊的女人在經過一段時間的適應之後,已經不會腿軟的想往地上躺了,反而正面有得色向皇後和一眾妃嬪們,傳授生養孩子的經驗。

更相當得意的表示,她懷胎七八個月還能幹農活,一個人不用接生婆就能把孩子生下來,且當時就能行走雲雲。

這份能力,把只生了兩子一女後就有些懷不上的皇後曹延禧,以及一群子嗣不多的嬪妃,給羨慕的兩眼發紅。

在這一刻,她們沒有了地位上的差距,在女人最原始的職責上,這個農婦勝過了她們所有人。

在這個時代,男女之間的職責還比較簡單,男人負責勞動養活家小,在有外敵來臨時,用命去保護家人,女人則負責打理家中的大部分事務,當然最重要的KPI就是能不能生。

張鉊也在跟男子一起探討起了耕種之事,別看我張聖人穿越前差點五谷不分,但到了這個時代以後,已經對農耕了如指掌了。

問起了農夫熟悉的事,男人也沒那麽拘謹了,認真的跟張鉊討論了起來。

甚至聽到張鉊描述自己在如何行耕錯禮之後,男人還認真糾正張鉊耕種上的錯誤。

看那樣子若是這會有一把鋤頭的話,他還想手把手的給張皇帝上一課。

農耕民族在農耕問題上,都是這麽執著。

這一刻,男子忘記了上下尊卑,張皇帝在虛心請教,就連周圍完全不懂種田的蠻熊、頓珠這樣的憨貨,也擺出了一臉嚴肅對待的神情。

只不過等張鉊問到糧食夠不夠吃的時候,男人的神情開始有點尷尬了起來。

“小老兒在大家面前也不說假話,本來承大家的恩德,給我們家均了五十畝永業田和二百二十畝口分田,但還是有點……不太夠吃。”

張鉊看著男人身後不遠處那些傻乎乎、樂呵呵看著張鉊等一眾人,不停跑來跑去的半大小子們。

以及一個已經長大,知道事情大小,正在拼命阻止半大小子們亂跑的青年,感同身受的點了點頭。

半大小子吃窮老子,十來歲的小少年有多能吃,張聖人是知道的,他十四五歲的時候,吃東西都是用盆來計量的。

這家六七個半大小子加父親兩口和幾個孩童,按照此時中等田地畝產一百七八十斤的標準,就算加上野菜野果和偶爾得到了獸肉、魚蝦,也不可能夠。

想了想,張鉊對身後許昌府長葛縣的縣令說道:“他的長女、次子和三子都快到年齡了,朕特別批準,以後再有這樣的家庭,永業田和分口田就可以提前申請均田。”

長葛縣令忙不叠的答應了,男人則還有些懵,沒怎麽反應過來,張鉊又想了想,孩子還小雖然均了田,但恐怕也耕不過來,於是招了招手讓負責皇室私產的少府監過來。

“從吾的田莊中選犍牛一頭,賜給這位哥兒,不然這麽多地,他們一家人耕不過來。”

男人這才明白張鉊是在幹什麽,他如夢初醒般的就要下跪,張鉊趕緊一把扶住了他。

“無需多禮,這天下間正是有你們這樣的赤子存在,朕才有足夠賦稅和勇士去征討不臣啊!”

這話相當實在,人口紅利哪怕就是在後世那個生產資料極度豐富的時代,都是一個國家極為重要的戰略資源,甚至是決定性的資源,就更不用說這個時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