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章 爾虞我詐的美夢(第3/5頁)

樓船渡海之後,有軍港停泊,有官府供應糧草,所以才能實行這種方法戰術。

……

登州的趙匡胤和陳誨已經在決定先把樓船蛙跳過海,但明州的趙延進,就必須要等待信風才能出發了。

而張鉊特意把趙延進從嶽陽府府尹和嶽陽府兵馬督監的任上調到明州,就是看中了趙延進熟悉水戰。

他也算是張周國中馬昭遠、杜(論)赤心、趙匡胤、陳誨之後最懂水戰的軍將了,甚至在某些方面,趙延進比趙匡胤還要精通一些。

同時趙延進又是張鉊的義五子,身份地位足夠能壓制住算上家眷有六七萬人的姚彥洪,這些人將要被迫流亡高麗和日本,心態上就不可能是平和的。

趙延進要把這樣人心惶惶的六七萬人,盡量少損傷的送到大海對面,所要做的工作可不少。

甚至可以這麽說,趙延進此次出兵,軍事上是輔助的,因為海戰大部分會靠趙匡胤和陳誨去解決,政治上如何安排好姚彥洪這六七萬人才是最重要的。

……

亳州,譙縣城南,董園。

這裏是譙郡曹氏的家族墓葬地,包括魏武帝曹操的祖父曹騰在內,一大批譙郡曹氏都安葬於此。

昔年張鉊西行之時,曹議金相贈精銳甲士和白銀三千兩,還與他約定,只要張鉊能找到一條帶領歸義軍重新歸國之路,曹議金就會全力支持他。

張鉊當時也承諾,若有那一天,他就一定為曹議金扶棺歸鄉,歸葬亳州曹氏的家族墓園。

雖然此後,在張鉊回來的時候,曹議金已經因為病重失去了內外權力,但還是彌留之際完成了他的承諾,將歸義軍大部分的權力交給了張鉊。

特別是在法理上,曹議金自認是國將傾覆,不得已代張氏秉政,現在張鉊已立,就將權力交回。

這不僅讓權力交接沒產生動亂,還把法理也還了回來。

自張淮深被殺以後,這還是歸義軍第一次沒有發生流血沖突的權利交接,意義不可謂不重大。

而張鉊其實也因為各種事情,沒有完全完成從敦煌就為曹議金扶棺的承諾,而是讓曹三娘子帶著張賢瑀去完成的。

等曹議金的棺槨到了長安,張鉊又處理完了內外叛亂諸事,終於可以兌現承諾,親自在洛陽迎接從長安來的曹議金棺槨,然後一路把棺槨送回了譙郡,也就是現在的亳州譙縣。

譙郡曹氏在董園的墓葬並不豪華,畢竟真正的曹家大人物,比如魏武帝曹操、魏文帝曹丕都不是葬在這裏的。

所以,在張鉊批準下,曹議金的陵墓算是這裏最豪華形制最高的了。

張鉊特批,曹議金的陵墓按國王的規制來,某些地方可以使用皇帝的排場。

其在董園的陵墓積土成山建山陵,棺槨稱梓宮。

外有神道、神廟,內有供靈魂起居飲食的寢宮,遊樂賞玩的神遊殿。

開天井四處,壁龕六個,有陶制作的披甲武士,盛裝宮人六十尊。

墓道前部繪有大量的壁畫描述了曹議金的一生,以及死後升入天堂享樂的畫面,其中最為重要的畫有兩幅。

第一幅是鳴沙山下,月牙泉邊,張鉊身穿金甲正與寬袍大袖的曹議金作別,遠處無數甲士戰馬隱隱約約於雲霧升騰之中。

另一幅則是敦煌慶元宮中,曹議金身穿素衣,頭纏素帶,在曹三娘子的攙扶下,向著身穿勁裝的張鉊交接權力,其余歸義軍上下,神態各異。

這應該是從古至今,第一次將皇帝畫在了臣屬的陵墓壁畫中。

雖然張鉊的面部特征刻意做了模糊處理,但仍然是非常讓人震撼的決定。

山陵外,沙州曹氏大部分人都聚集到了此處,本地亳州曹家,乃至來自全國各地自稱譙郡曹氏後人的,都匯聚到了此處。

三聲炮響,皇帝親自到運載梓宮的挽馬前面,親手牽著挽馬的韁繩向前。

周圍的曹氏子弟跪了一圈。曹元深和曹元忠兄弟,一人手持曹議金的生辰八字,一人手持曹議金的神位。

神位右面書大唐孤忠,歸義軍節度使,沙州刺史曹諱議金。

左面書大周太尉,開府儀同三司,河西節度使,贈魏國大王,譙王曹諱議金。

幾名曹氏譙郡曹氏的耆老,手持招魂幡與梓宮側面的馬車上,高呼‘遊子歸鄉咯,遊子歸鄉咯。’

圍觀眾人,無不潸然淚下。

張鉊也極為感慨,當年曹議金與他在鳴沙山下的約定,還歷歷在目,但現在想來,曹議金的故去,都已經是十四年前的事情了。

而張鉊也從當年那個立志帶領河西走廊最後的漢人遺存,回歸他們的祖國的年輕人,變成了一個快到四十歲的中年人。

這十九年來,張鉊歷經艱險,完成了這具身體祖先的遺志,沒有讓歸義軍如歷史上那樣淹沒於黃沙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