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四章 豪強,才是最肥美的韭菜(第2/4頁)

至於這個事帶來的最大後遺症,也就是張周朝廷對邊區地方的掌控力較弱,以及由此引發的一些列問題。

對於這個弊病,張鉊覺得還是要分怎麽看,只要控制草原的向西的六法宗不出大問題,那麽中央政權受到的挑戰,並不會很大。

至少可以預見的幾百年內,海上不會成為摧毀中國傳統東方秩序的危險所在。

退一萬步說,就算未來會因為張鉊到處封建、半封建搞出來了很多叛亂分子,甚至有人能統合這些勢力,反推進入中原滅亡了張周王朝。

那也無所謂,周滅殷商,這天下還是全體國人的,總比落到後世那樣的境地要好。

李遵拜伏在地上,卻只見皇帝的眼神捉摸不透,他心裏一陣陣的發涼,難道皇帝對他們家這種小小一個縣中的土豪,也起忌憚之心?

由此,李遵更加想到,皇帝會不會要把他們家當成殺雞給猴看的那只雞?

越想越是恐懼,本來信心十足要到皇帝這拿下一個大大官帽子的他,一時間如墜冰窟。

李遵在心裏不停的自責,當初就不該貪心,就該知道,朝廷一定不會容許出現他們家這樣家族的。

“聽爾言語,觀汝舉止,是讀過書的?”等到張烈成在張鉊身邊耳語幾句後,張鉊方才下了決定。

雖然他對土豪的成長喜聞樂見,但面前這個李遵,還是要狠狠敲打一番的,因為他們家的膽子,是屬於特別大的那種。

這個家族,能出李遵、範長弓這樣的勇武豪傑,又有漢人身份,但是在河西隴右卻不怎麽著名,是有原因的。

原來他們這個李家,就是當年蘭州沙陀李家的姻親。

十二年前,蘭州沙陀李家抗拒張鉊進入蘭州,隨後被張鉊派馬昭遠和慕容信長攻滅。

再之後的數年,張鉊更是以清剿蘭州沙陀李氏余孽為借口,大肆征討蘭、原、會、河、渭等州縣的不服勢力。

作為沙陀李家的姻親,李遵家族就是在那時候,收留了大量被時任河西節度使兼鄯蘭河廓渭五州觀察處置使張鉊通緝的沙陀人。

他們畏懼被張鉊征討,於是全族躲上了鳥鼠同穴山,後來更害怕被人舉報,愈發不敢下山來投靠。

但彼時張鉊的河西隴右團體不斷興旺,李氏家族控制的人口,不斷有跑下山投靠為張鉊效力。

張鉊也聽說過鳥鼠同穴山上有人不服王化,還遣魯三郎攻清剿過幾次。

只是那時張鉊忙著吞銀夏諸州以及進軍關中,加上鳥鼠同穴山十分的大,一般清剿很難湊效,魯三郎兩次清剿也俘虜了數千口人下山,想著也不會有太多人還在山上,於是就沒再當回事。

結果沒想到,李遵家族還真挺有韌性,遭受了連續的打擊,核心成員竟然還是保存了下來。

這邊聽到張鉊問他是不是讀過書,李遵楞了一下,隨即點頭回到:“臣在隴西,治過幾年尚書。”

張鉊眉頭一挑,這個治字可不是能隨便形容的,換算到後世來說,治的意思就不是學習,而是研究。

治尚書就表示這個已經脫離學習尚書這個階段,轉而進行鉆研了,在後世,至少也是個某方向的研究生。

以後世那麽發達的經濟和教育加持,研究生在人口中的占比都不算高,這個時代就不用說了。

張鉊當即召翰林學士、中書秘書郎竇儀前來考教。

半晌之後,竇儀回復張鉊說道:“此人才學尚可,但也只是在隴右而言,於中國之內雖不至於不可勝數,但定然也不算什麽大才。”

說完,竇儀頓了一頓,好像考慮了一下才繼續說道:“不過這位阿郎於尚書一道上,悟性確實很不錯,但治尚書,不能光學孔太常的尚書正義。

因為著書注解者,都是發一家之言。要治,就要兼學兼看,吾家中藏書頗豐,汝若是能到東京開封府來,就到城北竇家來尋。”

孔太常就是唐代大儒孔穎達,他這尚書正義剛著成,就被多方經學大師猛懟,包含尚書正義的五經正義,更是在當時幾乎都被批臭了。

這其中很大的原因,被孔穎達牽扯進了李二鳳與世家豪門的鬥爭,解釋五經多有偏向。

最後鬧得唐太宗都差點頂不住了,讓孔穎達重修,但孔穎達還沒開始修就病逝。

所以此時治尚書不能光看孔穎達的尚書正義,幾乎已經成了共識。

“哈哈哈!”張鉊心情大好,在一邊撫掌大笑。

“人說竇燕山是仁善君子又教子有方,今日一見,果然如此。”

這竇儀的父親叫做竇禹均,因為是燕山一帶的人,所以人稱竇燕山,三字經中的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俱名揚。就是說的他。

張鉊這麽說,是因為竇儀對李遵說的這話,是有危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