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二章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第2/4頁)

何仲舉是道州人(今湖南道縣),此人在五代,也算個異類。

他是一個類似孫光憲一般的大才子,出身與農家,父母早亡,十二歲就被迫挑起了家庭的重擔,但此人並未氣餒,而是一邊耕作一邊學習。

十三歲時因為實在貧寒交不起賦稅,被抓到縣衙門口枷號示眾。

正巧時任縣令的李宏臯從縣衙門前經過,何仲舉大聲呼喊引起李宏臯注意,並當即口占五言詩一首。

曰:‘似玉來投獄,拋家去就枷。可憐兩片木,夾卻一枝花。’

李宏臯當即驚為神童,不但免去了他的賦稅,還盡力給他幫助。

後來何仲舉苦讀之後,北上到後唐,順利考中了後唐的進士,還當過後唐秦王李從榮的幕僚。

李從榮身死之後,何仲舉歸湖南,被李宏臯推薦為天策府十八學士之一。

何仲舉此人,出自貧寒,知道民間疾苦,為人寬宏博雅,施政勤政愛民,歷任馬楚全、衡等州刺史,皆有善名。

前年一句‘樹迎高鳥歸深野,雲傍斜陽過遠山。’流傳後世,為五代不可多得的大詩人。

對於這樣的人,張鉊當然知道該怎麽應對,他最拿手的就是這一套了。

此刻什麽周公吐哺,曹孟德跣出迎之,劉玄德怒摔阿鬥等,全部加持到了我張大聖人、可汗、無上天、帝君身上。

他大笑著張開雙手,一陣風似的從南嶽廟中飛奔而出,其間還‘不小心’被門檻絆了一下差點摔倒,更顯露幾分急迫。

張鉊把住何仲舉的手臂,將他托了起來,“朕在中國,也聽聞卿之大才,今得楚地不足喜,得仲舉真乃朕與楚地百姓之幸啊!”

何仲舉沒想到張鉊會以這種姿態來對待他,儒家文人最吃什麽?當然是最吃這一套聖君明主禮賢下士的戲碼啊!

何仲舉聞言,感動的渾身顫抖,他握著張鉊的雙臂再次下拜。

“某楚地小吏,上未匡扶君上,下不能阻止潭州變亂,不值聖人如此看重啊!”

張鉊當然不會讓何仲舉再次下拜,當即在他快要跪到地上的時候,將他再次扶了起來。

“仲舉休要妄自菲薄,馬希萼、馬希崇作孽,非是卿之過。

如今潭州百姓有倒懸之危,還請仲舉教某,如何才能速入潭州,而不使生靈塗炭。”

何仲舉聞言,也不跟張鉊矯情了,“臣出潭州時,已經與靜邊軍指揮使王進逵,副指揮使周行逢取得了聯系。

靜邊軍士卒苦馬希萼久矣,只等朝廷天兵一到,立刻就以大斧劈開潭州西、南二門,迎王師入城。”

張鉊點了點頭,周行逢這個名字,他很有些熟悉,只不過他沒想到此人就是歷史上趕走南唐,最後割據馬楚之地的武平軍節度使。

但既然自己腦海裏有那麽一點點熟悉,當是能在歷史上或多或少留下影子的,想來也不是一般人,有這樣的人願意獻潭州西、南二門,定然就妥帖了。

其實張鉊直接揮軍攻打,也不是不行,只不過楚地屢經變亂,民眾都逃往到了沼澤丘陵之中,加上是冬季,征糧困難,所以張鉊為了減輕後勤壓力,僅僅帶了八千步騎。

這點人要是直接攻城,兵力不夠容易損傷士卒不說,潭州僅存的那點煙火氣,恐怕也要被打沒了,現在有人能獻城,讓然求之不得。

“那馬希萼之子守在朗州,仲舉可有良計?”

除了潭州,整個馬楚的精華,也就剩下了朗州,張鉊當即問道。

徐仲舉拱手回答道:“馬希萼入潭州時,已將所屬武平軍大部帶走。

朱進忠兵敗後,馬光贊也未敢讓溪洞蠻兵和武平軍敗兵入城,所以朗州城中守軍,多數不是馬希萼心腹。

張張掖公又已經隔斷朗州與武陵山諸蠻的聯系,他們外失救援,所猶豫者只是潭州方向。

若聖人能下旨歷數馬希萼之罪,詔令討伐,並投書於城中,朗州兵必然縛馬光贊前來獻城。”

張鉊明白了,“仲舉是說,朗州守軍之所以沒有開門獻城,是因為害怕朕會寬恕馬希萼,所以不敢擒了馬光贊?”

“確實如此,所以只要陛下討伐詔令一下,朗州就可平定。”徐仲舉肯定的回答道。

張鉊這才放心,他立刻讓李昉擬定討伐詔令,命章成前去通知張昭駿,準備隨時與朗州城內人聯絡,奪取朗州。

至於張鉊自己,則準備星夜率軍前往潭州,拿下馬希萼與馬希崇。

……

大周紹明二年,公元947年十一月十五,張鉊在湖鼻山發布討伐詔令,斥責馬希萼叛主自立,不尊朝廷號令、縱兵洗劫潭州等叛逆大罪,命馬希萼立刻出城投降。

當日,張鉊命李存惠率步騎六千,兵臨潭州城外,馬希萼這才知道朝廷大軍早就擊敗了朱進忠,已經到達了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