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二章 三件大事(第2/4頁)

真是不落俗套搞,又合人心意啊!孫光憲在心裏大贊,於是命家人大開中門,全家拜於左右兩側,請張賢存入內。

孫光憲府邸雖然沒什麽陳設,但是足夠寬敞,甚至百姓都進來了好多人。

孫光憲把書帖展開一看,眼中詫異的神色連連閃動,他甚至懷疑這書帖,並不是張賢存寫的。

因為張賢存臨摹的已經很有神韻了,就這年紀,不是天生有才,絕對練不到這個地步。

他長嘆一聲,“顏體以拙撲渾厚,勁健雄奇著稱,少年人跳脫敏捷是很難得此貼神韻的。

以字觀人,大郎君尚未弱冠,已然脫去稚氣,未來不可限量。”

張賢存靦腆一笑,“孫先生是長者,如此過譽,實不敢當。

小子自荊王宮過來時,見聖人正在召見荊南各文武議事,先生是荊南大才,為何還要避而不見呢?”

孫光憲掩面嘆息,“仆乃高氏之臣,卻勸主上舍棄基業,食之祿不能為之謀,還有何顏面效忠新主?”

張賢存把手對著外面的百姓一揮,然後看著孫光憲正色說道。

“高氏之祿何所出?乃是出自荊南數十萬百姓。

高氏得他們供養,所以庇護荊南百姓在這亂世中得四十年平安。

今中原聖天子出,高氏為不使此幾十萬生靈陷於戰火,所以納土奉獻。

先生也得荊南百姓供養,值此眾人不安的時刻,難道不應該主動出來協助聖天子安定地方嗎?”

張賢存這話一出,外面的百姓也都在喊著請孫光憲出山。

這位不貪財只愛書的南平政務一把手,在江陵百姓中,還是很有聲望的。

事情到了這個地步,孫光憲當然不可能再拒絕了,他內心有點小興奮的在上千百姓的注視中,跟著張賢存往荊王宮而去。

百姓們一片歡騰,人人都覺得,這大周天子還真是跟其他人不一樣。

而在他們奮力到處傳播孫光憲要被朝廷重用消息的時候,人心也終於安定了下來。

……

等孫光憲到達荊王宮的時候,張鉊已經把江陵城水陸軍完全拿捏在了手中。

同時將憾山都水軍與南平飛虎軍混編,基本控制了江陵的三座水城,做好了萬一有南唐水軍從鄂州逆流而上前來的防備。

“臣南平孫光憲,拜見聖人。”孫光憲剛一進來,就彎腰下拜。

張鉊哈哈笑著走向了孫光憲,伸手把住他的胳膊,“朕已經將高三郎所獻的傷寒論,命太醫署召集精擅醫術的名醫十余人整理完畢,新編為傷寒雜病論,不日就將刊發天下,你孫孟文,保存此絕版,居功甚偉啊!”

孫光憲沒想到張鉊見他第一句話,就是說的這個,他更沒想到張鉊會這麽快就把傷寒論整理完畢,頓時心中大為感慨。

要知道當年南平武信王高季興得到此書以後,一度把它認為是活死人肉白骨的神仙秘籍,輕易不肯示人,而張鉊卻以如此大的氣魄,直接刊發天下為民謀福利。

“聖人仁德,遠勝天下碌碌之輩。”孫光憲不由得感慨道。

“汝既然知道天下多是碌碌之輩,為何還要閉門不出?朕就那麽不值得你輔佐嗎?”

張鉊有點不滿,因為他感覺到了,孫光憲並不是不想當官,而是知道他張鉊素來重忠義,可能是想稍微拿捏下,然後給張鉊一個更好的印象。

而實際上,張鉊猜的也不是沒有道理,因為孫光憲確實有這個想法。

要知道歷史上他也是勸高繼沖降了北宋,但趙匡胤要給他封官的時候,孫光憲可沒有半點猶豫。

這有些動作,能在張鉊面前做,但歷史上的趙大,可就沒這份寬宏耐心了。

孫光憲一聽張鉊的語氣,就知道他稍微有點演過了,但此時已經不能回頭,他稍微思量了一下,那就幹脆不演了,怎麽想的,就怎麽說。

“臣昔年遊歷諸國,皆不得重用,唯有武信王以國士待我,荊王繼位之後,也以國事托付。

今高氏不存,乃是仆力勸,實在無顏以此為朝廷進身之階。”

孫光憲這麽一說,張鉊也覺得自己剛才的語氣,也有些不對。

既然是自己要舉忠義大旗,那麽自然也要允許下面人多多少少表演一下,何況孫光憲也不完全是在表演。

所以張鉊沉吟了一下對孫光憲說道:“高氏本就是朝廷內臣,非是孟蜀、南漢那等僭越割據之主。

今納土奉獻,高氏也並非不存在,反而對他們來說,更有好處,汝大可不必如此介懷。”

說完,張鉊拉著孫光憲的手走到了鋪好的地圖邊,“歸州守將可還信得過?孟蜀寧江軍節度使水軍的戰力如何?峽州能否傳書而定?”

作為荊南的政務一把手,這些事情肯定是要問孫光憲才最保準,孫光憲也一一為張鉊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