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八章 天下有變(第2/4頁)

此人是張鉊遣李存惠收復東京開封府後,在監牢中救出來的後晉官員,張鉊登基之後,和凝、馮道等人都推薦李谷,說他甚有才學。

張鉊隨後在南征南唐,奪取淮南的時候,任用李谷為大軍轉運副使,負責後勤輜重糧草的調派。

隨後又命他為楚州均田使,順化軍使等,負責楚州的均田試點。

此次大軍北征,陰鷂子陰正奇要留守東京,李谷就成了正式的大軍轉運使,立功頗多。

但假如就是這樣,李谷也只能稱得上一個能臣,絕對稱不上文武雙全還有品德,也不能引起張鉊太大的注意。

但兩天前,李谷給張鉊上了一份奏疏,請求張鉊迎回被契丹囚禁在黃龍府的石重貴和李太後。

要本朝的皇帝,去迎回前朝的君王,而且張鉊最開始進中原,還是用的給石重貴助拳的借口。

李是真的很刑啊!

這個話題,連被李太後李三娘一手帶大的永樂公主提了一次,張鉊沒做表示後就不敢再說了。

李谷是第一個,也是到現在唯一一個敢提這個事情的大臣。

張鉊還以為這李谷受了石家天大的恩惠,或者是石氏的姻親,立刻讓張烈成去調查了一下,結果發下,以上都不是,反而還挖出了李谷的一些往事。

此人是潁州汝陰人(安徽阜陽),少時勇武過人,擅騎射,崇尚俠義,多結交各路豪傑。

此時的俠義,可不是什麽好詞,一般都指那些以武犯禁,遊走於灰色地帶的豪強賊匪。

李谷於是成了鄉裏的一大禍害,為所有人不喜,後來不知道怎麽的突然轉性了,開始習文,有過目不忘之能,竟然很快就在唐明宗天成四年(929)考中了後唐的進士。

這就很離譜了,因為這時候的科舉,可是沒有什麽公平可言的。

比如趙匡贊,就因為外公唐明宗李嗣源喜歡他,就讓他參加考試,然後順利考中明經科。

李谷往上數幾代,只能說有略有薄產,與豪門勛貴完全不沾邊,肯定沒人給他走後路。

所以李谷能考中,肯定是因為才學確實很高,高到在一票走後路的高門子弟中也能脫穎而出。

要知道此時的了李谷,還只學了三四年的文,不但靠才學中了舉,還中的是最難的進士科而不是明經科。

學霸的能力,就是這麽屌!

而在品德上,李谷也是此時的一朵奇葩,當年耶律德光入東京後,將石重貴和李太後等囚禁在東京封禪寺。

當時東京一片混亂加之雨雪綿綿,糧食不足。

石重貴一家又冷又餓多方求救,上下朝臣,乃至昔日深受李太後禮遇封禪寺僧眾,無一人敢給石重貴和李太後衣食。

隨後,契丹押解石重貴一家北去,皇子以下只有單衣,衣食無繼吃了上頓沒下頓,沿途州縣沒有任何一人敢來為石重貴送行,更別說提供衣食。

只有到了磁州後,任磁州刺史的李谷率吏民在道路旁拜謁,見石重貴衣著單薄,只有冷粟米粥食用,李谷大哭,“臣無狀,有負陛下!”遂傾家蕩產為石重貴和李太後置辦衣物,送上飲食。

而他也正是因為此,被想要石重貴一路出醜,搞臭中原天子的耶律德光派人鎖拿入東京,嚴刑拷打達七次之多。

張鉊立刻意識到,這人是個人才,不看其他,就這品質,那在五代就是一枝獨秀了,更別說還文武全才。

燕山宮中,剛剛奉詔從邢州趕來的李谷一刻都沒歇,立刻就進了宮,張鉊還沒說話,李谷就一個空首禮。

“聖人,臣昔日久在邢、洺,聽聞聖人已然安定河東,就順勢說服了邢州義民首領梁暉。

此人已被臣領到了幽州,為安定此二州計,敢請聖人召見梁暉,細加撫慰。”

梁暉這名字,張鉊可聽的太多了,耶律德光入中原後,打響反抗契丹第一槍的,就是梁暉,他還用奇襲的方式拿下過相州,後來雖然被契丹攻陷,但首倡義舉的功勞,還是大大的。

“朕聽說過這梁暉,雖然後來歸附了劉知遠,也不失為豪傑。”

李谷在張鉊的示意下,半個屁股坐到了凳子上,“梁暉與臣,舊日就是相識,昔年襲相州時,臣也派人家將參與。其投歸劉知遠,實屬無奈。”

“原來李卿也是首倡義舉之功臣啊!吾還聽說,昔日河北數十州縣,唯有李卿破家為石重貴供給衣食,為何從未聽李卿說起過?”

李谷暢長嘆一聲,竟然面有羞愧之色,“臣食晉之俸祿,主上如牛馬般被虜賊驅趕卻無力救護,只能供給些許衣食,有何顏面誇耀?”

“誠為忠義之臣哉!”這下輪到張鉊贊嘆了,“卿今建議朕向契丹接回石重貴,是為了全忠義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