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七章 血火三國殺(起始)(第2/3頁)

貝州永清軍節度使梁漢璋為右廂都馬軍指揮使。

鄧州威勝軍節度使宋彥筠為右廂都步軍都指揮使。

原州刺史藥元福為北面馬軍排陣使,滑州刺史薛懷讓為北面步軍排陣使。

其余王清、王饒、潘環、王周等十五將率八萬大軍和十余萬民夫出兵北伐。

並且命令已經在北方邊境屢敗契丹人的定州義武軍節度使張彥澤接應。

後晉此次出兵,號稱三十萬,聲勢浩大,旌旗連綿不絕,前鋒剛出東京開封府,就搞得天下震動。

不知道石重貴和杜重威是怎麽認為,可以達成突襲效果的。

而得到後晉已經出兵,且規模龐大的時候,耶律德光也在幽州以北的檀州,召集契丹各部以及奚人、渤海人、漢人等豪酋族長匯聚大兵。

已經輸麻了的賭徒耶律德光,徹底紅了眼睛,因為他這次要是還失敗的話,那可真就一切皆休了。

因此耶律德光脫下了他一直經營的所有面具和光環,聲稱只要打敗晉軍,入主中原,就不禁各兵將搶掠。

而且事實上,契丹人也確實沒有攜帶糧草的習慣,不劫掠他們連基本的補給都拿不出來。

得到耶律德光肯定的承諾以後,遼軍的士氣總算是恢復了不少,他們歡聲雷動。

許多部落騎兵不但自己出征,還額外帶了一個兄弟或者子侄充當打草谷的幫手。

頓時本來只有五六萬人的耶律德光,瞬間將身邊的軍隊就膨脹到了八萬多人。

十月中,後晉軍一路急行軍,只用了不到一個月,就從開封府到達了定州安豐(保定安國縣)。

之所以速度這麽快,因為晉軍上下,不過把契丹人視為草芥而已。

經過前兩次的大戰,晉軍上下認為契丹人也就是跑得快,戰鬥根本不行。

現在又有趙延壽和劉延祚接應,當然要快點北上去‘接收’契丹人的財產了。

是以到達了定州安豐縣後,杜重威只簡單了安排了一些人手駐紮就,按照劉延祚給的建議,率領六萬多兵將,三萬多民夫,十萬大軍,一頭就紮進了瀛州,準備前去接收。

路途勞頓的晉軍在瀛州,很快接到了當地居民的線報,說有一支遼軍繞道往晉軍的身後穿插而去了,不過人數不太多,也就只有數百騎。

杜重威以為是什麽地方的遼軍要逃跑,根本沒想到這支遼軍是去斷他後路的。

但本著來都來了的精神,杜重威命令貝州永清軍節度使梁漢璋,率兩千騎兵前去追擊。

梁漢璋是山西應縣人,也勉強能算是代北武勛的一員,為將到也是驍勇,他得了軍令,也沒有猶豫,立刻率兩千騎兵去追擊。

只不過杜重威和他萬萬都沒想到,這個消息根本就契丹人放出來的假消息。

繞後的契丹兵馬也不是幾百騎,而是由契丹檢校太傅,統軍副使,實際擔任大軍先鋒的高松,所率的左右鐵鷂子軍和虎軍共五千騎。

而高松此人,在歷史上也被稱為高模翰,渤海人,雙臂猿長,有千鈞之力,極擅長騎射,是契丹聞名的勇將。

當年契丹滅渤海時,青年高松逃到了高麗,很快就在高麗國內嶄露頭角,隨後得到了高麗國王王建的欣賞,王建還專門從宗室中認了個女兒嫁給他。

不過高松後來卷入了高麗國內的政治鬥爭,只能逃回契丹保命,而後不久又在契丹境內酗酒殺人獲罪。

不過此時,耶律阿保機知道了高松的勇武之才,赦免他不說,還把高松招入了皮室軍中。

高松從此嚴格約束自己,開始一心為契丹效力。

當年在晉陽城下,高松就率軍擊敗了張敬達,切割高行周、符彥卿等騎兵與大隊步軍,各個擊破的一戰,就是高松的傑作。

這幾年,高松雖然立下了不少功勛,但因為渤海人和高麗來人身份,一直不是很受重用。

但耶律德光被後晉擊敗得太慘,也顧不得了很多,於是把一直在密林中清剿女直人的高松給調了回來。

高松所率領的左右鐵鷂子軍和虎軍,都是以渤海人為主的軍隊,名聲雖然不如其他皮室軍威風,但戰鬥力並不低。

第三日,梁漢璋終於追上了高松所部數千人。

而此時,高松已經以逸待勞等候多時了,他先是遣虎軍與右鐵鷂子軍四千騎與梁漢璋纏鬥。

雙方大戰兩個時辰,梁漢璋所部極為疲憊,雖然數次打退契丹騎兵的進攻,但就是不能擺脫糾纏。

等到午時左右,梁漢璋所部人困馬乏到了極點,極大的傷亡也導致士氣不斷降低。

見此情況,高松親率左鐵鷂子軍三百甲騎,在輕騎的掩護下,突然出現在了晉軍騎兵眼前。

梁漢璋與所部親兵猝不及防,混戰中,梁漢璋被一支流矢意外射中左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