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九章 父與子,去與留(第2/3頁)

“你再去勸勸七郎,也給下面的兒郎們說說,天子雖然沒賜下多少金銀錦帛,但是給了我虎刺勒徐州武寧軍的節度使之位。

等到了徐州,我十倍,不!百倍補償,財貨、女子都會有的,絕不會讓任何一個兒郎有饑饉之憂。”

“大人是準備用天王所賜金銀,補貼七郎等人嗎?”

虎廣心裏泛起了最後一絲希望,自他們到東京起,六年中,天王從來沒有忘記給他們發軍餉,父親虎刺勒更是每月有三十貫的特殊補貼。

雖然他們在東京開封府置辦了田產,還經常用這筆前結交、拉攏禁軍將校,但仍然還有很大一部分留存。

如果用這錢來給虎七郎等發放補貼,意義就不一樣了。

不過,在虎廣希冀的眼神中,虎刺勒緩緩搖了搖頭。

“咱們最近置辦田產用的有些多了,不足以酬功了,還是到了徐州再說吧,武寧軍富庶,總要給兒郎們弄來三五萬貫養家。”

虎廣呆了一呆,看著正模仿昔年天王模樣,開始封官許願的父親,他突然什麽也不想說了,只是輕輕點了點頭,然後就起身離開。

虎刺勒看見兒子第一次沒因為此事跟他爭吵,還以為是虎廣終於開竅,喜的臉上皺紋都舒展開了。

也是,以後他也是一鎮衙內了,自然心態會有所轉變,虎刺勒如是想到。

……

黃河北岸,一處無名渡口,說是渡口可能都誇大了,實際上就是個有幾條漁船停泊的小河灣。

河灣北邊的土包上,二十余騎彪悍騎士正在靜靜等待。

為首的是一個斷腕壯漢,他有些心神不寧的看著遠處,直到看見了一人匹馬朝這邊過來後,長長松了口氣的同時,仿佛又有些難受。

“三伯給我許了什麽樣的賞賜?總得有三百貫吧!”虎七郎看著虎廣,帶著些調侃意味的問道。

虎廣長嘆一聲,不知道是該搖頭還是點頭。

“外放藩鎮的前程,已經把大人給迷住了,他現在已經把自己當成武寧軍之主,當成割據一方的節帥了。

遠不止三百貫呢,只要你願意,三千貫都可以。”

兩句話看似沒有關聯,但實際上又有關聯,虎七郎看著虎廣的臉色,也不忍再調侃。

“我虎七郎,是頂天立地的男兒,石重貴用三端帛布,辱我報效國家之心,這晉國我是不會再呆下去了。

伯父雖然略有積蓄,但遠不可能拿的出來三千貫,只能是去武寧軍的地盤上搜刮。

那種錢,我怕用了會給子孫帶來災禍。二郎君,你跟我們一起走嗎?”

“你們從此向西,到了陜州就會有人接應你們。”說著虎廣拍了拍虎七郎那只沒了手腕的右胳膊。

“回去了一定要告訴天王,某虎廣之心,天日可鑒,更沒有忘了當年我們在西域時發下重建大唐的誓言,某會去武寧軍,在那裏,比回河西更有用。”

……

幾乎同時,媯州州城,一對父子也在做著極其重要的交談。

趙匡贊今年已經十九歲了,比起當初跟張昭的第一次會面,他成熟了很多。

這些年,趙匡贊其實是在煎熬中渡過的。

這是個驕傲的少年,他一直以身上大唐皇族的血脈而驕傲,雖然這個大唐皇族在實際上並不那麽真。

自從跟隨母親到了契丹以後,趙匡贊很快就失去了母愛,因為母親燕國長公主不適應契丹氣候,沒多久就病逝。

而那些契丹權貴眼中,對於漢人的些許鄙薄,更讓心高氣傲的趙匡贊難受。

對於讓他經受這一切的父親趙延壽,趙匡贊已經很久沒跟他說過話了,甚至已經很久沒見過面。

所以此時,看見父親趙延壽已經將頭頂的漢人發髻,換成了契丹式髡發之後,他還是震驚了良久。

“看來大人已經做出選擇,您果然還是不相信孩兒的判斷,是孩兒太年輕了是嗎?”

震驚過後,趙匡贊竟然出奇的好說話了,好像是下了某種決定。

他為父親分析過張昭更能成事的原因,但看起來,根本沒起到什麽作用。

趙延壽也沒想到趙匡贊是這麽一副淡定的神態,隨即也想到了他這個倔強兒子,定然是做出某種決定了。

“有些東西,張天王給不了,只有陛下能給,陛下昨日就已經允許某髡發了。”

趙延壽指著頭上的契丹式髡發說道,他好像還有點自得,因為在遼國,明面上,漢人是不準留髡發的。

趙匡贊搖了搖頭,“大人所想的,陛下以前不會給你,讓您髡發後,就更加不會給,自此刻起,大人也不必跟孩兒說這些了。”

趙延壽臉頰一抽,看起來就好像是要發怒,但還是生生忍住了。

“某跟隨陛下六年之久,他怎麽想的,某一清二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