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 這是隋唐英雄傳?(第2/3頁)

可是他沒有,他現在的強大,都是靠自己的神勇,以及扯了一部分李聖天大旗立起來的。

所以郭玄禮才會認為他沒有錯,甚至還覺得,他看在同為唐人後裔的面上,為張昭爭取了一個不錯的待遇。

要不是入境的時候就激起了郭天策等人東歸的憧憬,以及利用了郭玄慶對於郭玄禮的不滿和他想要獨尊碎葉的野心,這次可能真的就寄了,除非張昭願意發動大軍洗了碎葉城。

而這也是郭玄慶願意幫張昭搜刮了八十套鐵紮甲和價值超過十五萬貫的財寶,以及同意張昭帶走繳獲波斯大軍之甲械驢馬等物資的原因。

郭玄慶就是知道張昭沒什麽根基,他在等著張昭走了之後,獨掌碎葉的大權。

張昭也很幹脆的拿走了精銳人馬和財物,一點也沒有對碎葉權勢的貪求,也沒想搞點什麽平衡,留點心腹什麽的。

開什麽玩笑,碎葉到疏勒就是兩千多裏,疏勒到敦煌四千多裏,敦煌再到長安三千多裏,都跟碎葉到巴格達的距離差不多了。

這麽遠的距離,除非你會影分身,不然留什麽都沒用。

張昭所需要,也能帶走的,就是碎葉的甲械驢馬和珍寶以及願意跟他走的勇士,還有這個他非常看重的碎葉菊兒汗稱號。

要是張昭以後能夠自隴右東出平定天下,那麽連詔書都不用,郭玄慶直接就會到長安朝貢,要什麽給什麽。

你要他到長安為質說不定人家還覺得天恩浩蕩,恩賜他回故鄉養老。

要是東歸不成功,那什麽也別說,以實力為尊的世界,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就是這麽樸實無華。

而東歸成功的第一步,就是首先保證張昭能從安西拿到足夠的精銳甲士回敦煌。

其中一小部分要靠李聖天和曹元忻的支持,大部分還是要靠他自己搜羅。

那麽前面分析過了,郭家這種過得下去大家族,不一定願意跟他東歸。

李七郎和鄭通倒是願意,可他們幾乎就是光杆一個。

更可慮的是,奉天軍中也一直存在一個不穩定因素,那就是雖然一直打勝仗,錢財倒是不缺了,但底下的人缺官、缺權、缺一個安身立命的土地。

張昭現在明面上,是沒有什麽官位的,於闐李聖天給的官職,他不敢頂起來,因為他怕把於闐官職太當真後,辛苦幾年會被李聖天一下摘了桃子。

其次他也不能用碎葉菊兒汗這個招牌,這個要是用了,除非他願意把下面的人安排在碎葉,不然決不能現在就用。

歸義軍那就更沒他什麽事了,中原王朝也不會想到來冊封他這麽個隊中原來說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

所以張昭現在看起來挺尊貴的,又是可汗,又是郡公加刺史,還是名門之後,但是他一個都不能用,可以說相當於什麽都沒有。

那麽,如何保持隊伍的思想一致性?如何能從茫茫人海中讓有心東歸的唐兒後裔知道他的存在,並且願意跟他走?

如何把東歸故國弄成一件充滿了榮耀的事情?

物質上的保障有了,精神上的需求就必須抓起來。

所以尊貴的文化人張大可汗準備出書,他還準備一次性出兩本。

第一本叫做《大唐英雄全傳》,實際上就是在清代鴛湖漁叟校訂的《說唐全傳》基礎上仿寫而來的。

之所以選用這本,那是因為張昭對這本書的故事脈絡非常的熟悉。

小時候沒什麽娛樂活動,說唐與三國演義,那可是張昭從一眾小夥伴,到家中父母爺爺輩最寶貴的精神文化來源了。

什麽隋唐十八條和三十六條好漢的排名。

甩錘砸天的李元霸,官二代宇文成都,騎著照夜玉獅子的裴元慶。

羅成馬踏淤泥河,秦瓊賣馬,程咬金的三板斧,單雄信的聚賢莊等等。

這些形象那都是深刻在了張昭內心,所以他只需要把細綱列出來,然後讓人潤色加工就行了。

小說這種藝術形式,實際上要到清中後期才完全成熟,放到現在來說,那就是超級大殺器,絕不亞於張昭當年第一次見識到侏羅紀公園和星球大戰的震撼。

而且確實效果非常顯著,張昭先讓武原兒試著給閻晉、馬鷂子他們說了一段,立刻就把這些家夥的心給牢牢抓住了。

武原兒現在都不敢單獨出現在他們面前,一出現就準會被抓住,不講到聲音嘶啞絕對脫不了身。

除了《大唐英雄全傳》這個帶著誇張元素的小說以外,第二本就是偏向史實的紀實文學了,張昭將其命名為《漢唐英豪列傳》。

書中從軒轅黃帝講起,不過最大的篇幅是偏向了兩漢和大唐名臣名將,特別是跟西域有關系的,按人物每個人一篇傳記似的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