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冷靜?怎麽可能還冷靜(第2/3頁)

這裏有個跟後世認知不一樣的地方,張昭沒穿越前也以為喀喇汗這種九姓烏古斯和三姓葛邏祿組成的國家,必然是非常中亞突厥風的。

但事實恰恰相反,在薩克圖改信天方教引入波斯文化的之前,整個喀喇汗國是非常唐化的,從衣食住行到宮舍器具再到軍事裝備,都是清一水的大唐風格。

至於跟喀喇汗接壤的於闐金國和高昌回鶻汗國更是如此,這兩家甚至連官職都模仿大唐的。

而哪怕薩克圖把喀喇汗的文化引向了波斯,不過在他內心,實際上還是以中國人自居的,這甚至反應在了喀喇汗歷代可汗的鑄幣上。

喀喇汗的歷代鑄幣上多有桃花石·布拉格汗或者大秦之王,大秦與東方之王等稱呼。

這表明喀喇汗歷代君王,其實一直把自己當成了中國人,而不是波斯化的突厥種族。

同時期的波斯薩曼王朝文獻和黑衣大食也就是阿巴斯王朝的文獻中,也稱宋朝為上桃花石,契丹遼國為中桃花石,喀喇汗國為下桃花石。

後世很多阿拉伯史書中所稱的中國之王或者桃花石可汗,很多都不是指中原的遼金宋,而是指統治了西域與中亞河中地區的喀喇汗國。

歷史上喀喇汗國可汗以中國人自居的心裏優越感,在耶律大石建立西遼後達到了頂峰,雖然之後就開始逐漸下降,但仍然一直延續到了幾乎亡國。

這股自我認知和自我歸屬的習慣,丘處機到中亞後都還見到過,最後要等到蒙古人的察合台汗國徹底綠化才基本消失。

在此之後,西域和河中的諸多民族,才開始從心理上把自己當成了天方教化突厥種族的一員。

布拉格汗薩克圖只感覺自己的腦袋一陣炸炸的疼,如同所有人認為的那樣,雖然薩克圖皈依了天方教,但實際上這並不表示他與波斯人、大食人就有多親近,他皈依天方教實際上是出於三個考慮。

首先,大唐的政治制度其實不怎麽契合唐軍退出西域後的安西經濟和文化,反倒是同為有半遊牧習慣的波斯薩曼王朝的政治制度,更能適應安西的新形勢。

薩克圖皈依天方教,很大程度上是為了把喀喇汗國從一個偽裝成國家的部落聯盟,變成一個真正的汗國。

其次,喀喇汗實際上跟張昭有相同的想法,那就是波斯薩曼王朝看著輝煌鼎盛,但實際上在納斯爾二世得意洋洋的瞎搞之下,國內奢靡成風,割據四起,教派矛盾激烈,隱隱有江河日下的味道。

薩克圖大力推動回鶻和葛邏祿人改信天方教,其實是想趁著這個絕佳的機會,來個贅婿噬主。

從皈依者變成主人,反向入主以布哈拉、撒馬爾罕為主的整個昭武九姓故地,而且歷史上他的子孫也確實做到了。

最後則是出於一種幹脆打不過就加入的心態,天方教東擴已經成為一股潮流,如果薩克圖不皈依天方教,那麽喀喇汗國就得承擔起抵禦天方教東擴的任務。

看看歷史上於闐國和李聖天子孫的慘狀,預見到了結果的薩克圖,果斷的選擇了皈依。

這樣他不但可以贅婿噬主,他還能借助神戰者的力量,耗死了最大的威脅於闐金國。

所以張昭沒有去侮辱薩克圖的改信,因為這是沒有用的,他身邊的喀喇汗國既得利益者,並不會因為改信了天方教而感覺有什麽羞愧的。

安西這片,宗教復雜,改信不過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但張昭卻可以在薩克圖事實上不孝,以及質疑他非中國人這兩點上火力全開。

隨著叫罵,薩克圖的臉色越發冷了下來,周圍的喀喇汗國軍將甚至都不敢輕易說話了。

王後,一直是薩克圖身上的逆鱗,因為他的結發王後,就是因為反對薩克圖皈依天方教而被廢黜的。

續娶的王後是原本的東曹人,薩克圖本想著東曹已經皈依天方教上百年,肯定是天方教的虔誠信徒,但沒想到的是,這個王後,依然對天方教表現出了一定程度上的抵制,這讓薩克圖感覺極為不爽。

同時他還在心裏有個隱隱擔憂,自己那個才娶兩年多的王後,會不會是真的屈從於了城下這個於闐金國人?

因為她心裏一直不願意真正的皈依真主,要真是這樣,那麻煩就大了。

八剌沙袞信奉三教的舊貴族還沒搞定,王後又出問題的話,那國內的反對勢力就要風起雲湧了。

現在他們之所以沒有劇烈反抗,其實就是因為沒有強大的外力可以借助,不敢大規模出頭而已。

“快!叫耶耶!一起叫,誰聲音大,郡公老爺就重重有賞!”

馬鷂子促狹的一笑,然後開始讓身邊的幾個孩童叫耶耶,這些孩童都是精心挑選出來的,‘爆破功臣’黃羊、花布和黑狗兒赫然都在人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