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關鍵信息-鹽(第2/2頁)

某何嘗不知忠翁之策,實是飲鴆止渴,但二郎君可知道饑寒之苦?可知食無鹽的痛苦?那是萬千穿心、萬蟻噬身也不能比的!

齊某寧願被被砍死、被燒死,也絕不想再嘗一次那種五臟如焚的滋味了,所以某哪怕自知死後無顏去九泉之下面見祖宗,也不能眼睜睜看著他們凍餓而死。”

缺鹽,這是個大問題,實際上唐代整個河西這都是大問題,因為河西走廊的鹽,主要產自兩個地區。

一個是甘州回鶻所占據的甘州城西北蓼泉一帶,也就是後世的甘肅高台縣附近,另一個是成州,也就是後世的隴南市禮縣。

不過,好像有點問題!

張昭用一種耐人尋味的眼神盯著齊瞎虎看,逐漸的,齊瞎虎臉上那副為眾人活命的慷慨樣消退,不一會就露出了跟曹三娘子一樣的尷尬神色。

既然缺鹽,既然這齊瞎虎知道老張忠的謀劃是飲鴆止渴,或者叫引狼入室,那他還要跟著幹?

是不是得到了有充足鹽供應的保證?

要是沒有這個保證,跟著張忠瞎搞,也解決不了他們的困難啊!

那麽鹽從哪來?龜茲回鶻人所在祁連山中能有多余的鹽?

別開玩笑了,那地方山高風寒,跟他們比起來,每年要來兩三次風沙的壽昌縣都要算天堂了。

不然這些龜茲回鶻人根本不會一脫離吐蕃人的掌控,就趕緊從祁連山上跑了下來。

那麽有充足鹽供應的,只能是來自甘州,也就是說,龜茲回鶻進入沙洲的背後,很可能有甘州回鶻的支持,而且這齊瞎虎,也很可能背著張忠,早已和龜茲回鶻人有過聯系了。

好險!要是他不反復提到鹽這個詞,張昭根本不會往這方面想。

而張昭能發現這其中的關聯,那是因為在歷史上,歸義軍最後還是沒能抵擋住龜茲回鶻滲透的最大原因,就是跟龜茲回鶻同宗同源的甘州回鶻在背後支持,所以這不是猜測,而是歷史上發生過的。

當然目前曹議金還在世,歸義軍與甘州回鶻的態勢是歸義軍略占上風。

但歷史上自曹議金以後,甘州回鶻逐漸站了上風,歸義軍為了不給甘州回鶻人口實,就一直不敢特別針對境內的龜茲回鶻。

而龜茲回鶻有了甘州回鶻的支持,逐漸開始控制沙洲境內的其他遊牧部族,最後逐漸形成了沙州回鶻這一群體。

甚至在歷史上,北宋和遼國的記載中出現了沙州回鶻首領曹賢順的字樣,那意味著歸義軍已經逐漸被回鶻人淹沒同化了。

如今的局面,假如把葛咄換成沙州回鶻,把齊瞎虎看做歸義軍,不就是歷史上的小規模重演嗎?